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特产
江西省民俗文化
赣剧
赣剧,古典戏曲剧种。起源于赣东北地区。清初,以弋阳高腔为班底,先后融进乱弹腔、昆腔组成三合班。流行于饶河流域的叫饶河班,形成于信河流域的称广信班,外省人统称它为江西班,1950年汇合于省会南昌,定名为赣剧。赣剧发源的地区,在明代主要唱弋阳腔,入清以后,又兴起了一种梆子乱弹腔,和许多外来声腔,如石牌腔、秦腔、楚腔时来时往。清乾隆饶州人郑廷桂《陶阳竹枝词》记:“青窑烧出好龙缸,夸示同行新老帮。陶庆陶成齐一会,酬神包日唱弹腔。”这种新起的乱弹腔,就是江西本地的宜黄腔。楚腔,源于湖北汉水流域之襄阳,初名襄阳腔,流入汉口后,称西皮,清道光间,由湖北传到赣东北,《玉山县志》称为“西调”。西皮二黄合腔的皮黄
鄱阳脱胎漆器制作工艺
鄱阳,自古即有“舟车四达,重贾辐辏”之名,手工业向来发达。该地的脱胎漆器制作已风行达千年之久。据专家考证,鄱阳脱胎漆器起于先秦,经历代传承,到晚清又有飞跃。那时的鄱阳到处遍布髹漆技艺工匠及作坊,仅鄱阳镇一带就有髹漆店30家。1915年,张席珍携带鄱阳脱胎漆器参加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获得褒奖,遂使之名声大振。1949年前后,该地区髹漆业者达80多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鄱阳脱胎漆器成为江西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大宗,产品达300多种。先后销往日本、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量达6.6万件(套),创汇百余万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产业由兴变衰,鄱阳脱胎漆器厂也告倒闭,不少工人改行。二十一世纪初,在各方努
永新小鼓
永新小鼓原名“唱号音”。小鼓演唱时间和地点自由,春夏秋冬、白天黑夜,街头巷尾、厅堂广场皆可见小鼓说唱,民众喜闻乐见。它的唱腔脱胎于渔鼓,句式和板腔结构同渔鼓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发展变化。曲调跳跃起伏,跌宕多姿,能叙事也能抒情。其曲调称为小鼓调,属于板腔体结构,又分为平腔(包括平腔小快板)和高腔两种,以平腔为主。永新小鼓传统表演的段子有三百多个,分为大型连本和小段子两种。大型连台本均为传统曲目,小段子中又分传统曲目、苏区曲目和现代新编曲目三大类。其内容大都是反映群众生产生活、男女爱情、伦理道德等,宣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具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永新县现收藏有永新小鼓手抄本五本,小段子三十多个。随着时
西河戏
西河戏,又名弹腔大戏,古典戏曲剧种。赣江下游分东西两河,西河流域直辖星子、德安、永修、九江等县,此处曾是明代弋阳腔和青阳腔的流行之地。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一批专唱弹腔的戏班从南昌传出,活动于德安、永修一带。著名德安艺人汤大乐先后在南昌乱弹班和湖北汉班唱戏,技艺超群,声誉颇高。清道光时(约1845年),在德安县陈家湾修建戏祖乐王庙,与其兄汤大荣一道,在老家高塘汤家坂组织汤家戏班,约于道光、同治年间赴星子汤家村,招徒授艺,建立了星子第一个弹腔戏班。1874年,星子艺人周自秀出任班头,取名“青阳公主星邑义和班”。以唱二凡西皮为主,戏班除在星子本地演出外,常往来于永修、德安、九江及都昌
吉安中秋烧塔习俗
中秋烧塔,是汉民族中秋佳节的传统习俗。而安福县金田乡柘溪村的中秋烧塔,有别于吉安、赣州、粤东、闽南等地。除常见的烧塔外,还有祭月、耍龙灯、对山歌、唱小调等仪程,民俗内涵丰富,节日氛围浓厚,别具一格。安福中秋烧塔始于明末清初,至今300余年。元朝未年,社会动荡,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蒙族统治者,为了敲骨吸髓,严格管理汉人,规定五户一甲,甲长必为蒙人。各级达鲁花赤沆瀣一气,狼狈为0。甲长仗势欺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甚至连科举考试也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几等。相传:有一汉人穷书生,对蒙族统治强烈不满,为了排解心中郁闷,每天写三张字条,发泄对蒙族统治者的愤恨。不知不觉十年寒窗中,写下的字条装
抚州采茶戏
抚州采茶戏,江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明末,赣东茶灯传入抚州地区的东乡、进贤两县,与花鼓、马灯融合,清代《东乡县志》记载:“元宵好事者或伴龙灯马灯桥灯诸名目,杂以秧歌采茶,遍行进村,索茶果食,正月尽乃罢”。盛于新春佳节,清初,在抚州西部山区,组成了三角班。角色通常为一旦一丑,加上一个鼓手坐堂,演唱单台和小戏。同时,城乡各地又流行了一种“板凳戏”,弹拉坐唱,活跃于茶楼酒肆和村户人家之中,进而推动了三角班的广泛流传和艺术提高。清末,抚州三角班向半班发展,一些艺人去宜黄拜师,学习宜黄戏表演和袍带正戏,角色增加小生、花脸两行,唱腔加入了了二胡、三弦、笛子、唢呐伴奏。这种新型采茶半班,一时流遍抚河两岸。
黎川舞白狮
黎川舞白狮(第四批国家级)舞白狮是黎川县日峰镇下桥村一种民间灯彩,相传从元代流传至今,因下桥村座落在县城的西北方,故又称“西方白狮”。以前,黎川共流行白狮、黄狮、黑狮、红狮四种,以白狮为王。白狮制作精细,造型雄壮魁梧,动作舒展优美,刚柔相济,伴随着多变的打击乐,上下翻舞,大有气吞山河之势。黎川有喜庆必放炮竹、舞白狮的习俗。据87岁老艺人讲述,舞白狮早在晚清时就已在黎川盛行,大年初一狮子拜屋有“旺屋”作用。舞白狮活动由掌龙珠人召集和主持,狮队一般由20人组成。雌雄成对出现。两狮在掌龙珠人的引导下,摆围观、并列、东上西落和前退后进四种队形。雌雄双狮追抢龙珠,并模仿狮子的看、站、定、跑、跳、搔痒、抖
湖口草龙制作技艺
湖口草龙俗名谷龙,源于隋唐,盛于明、清,是古时鄱阳湖地区农民庆祝丰收、祈盼风调雨顺、老少平安的一项传统节日活动。湖口草龙以稻草为主要原料,辅之以竹木、铁丝做支架,以新鲜麦秆做点缀,用刀、钳、锯、铁锤、针、线等工具,采用编、插、织、嵌、镶、绕、缠、悬、挂、空、别、剔、镂、透等十多种复杂的工艺技巧。用稻草一根根编织出龙头、龙角、龙身、龙爪、龙尾。所编扎的龙头由龙头骨架、龙嘴、龙牙、龙眼、龙角、龙珠、龙须、龙腭、龙舌、龙耳、龙腮、龙额、龙王字、龙后风灯等部件组成。龙身节段为单数,多为九到十五节,也有长达二十一节约二十八米的,由筒状龙身、鳞片、脊筋、云花等环节组成。龙尾又名龙凤尾、鱼尾,呈三角放射型,
南昌赣发绣技艺
赣发绣技艺是在赣绣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是我国特有一种手工刺绣艺术。赣绣起源于南昌市东湖区,分布区域为南昌市、景德镇、永修、抚州、赣州等地市县及福建、云南、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近代江西刺绣发展迅速,赣绣逐步发展了赣发绣、真皮发绣、胎发绣、人物生肖手足印、盘金绣、夜光绣等工艺新品。进入新时期后,由于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才重新开发,继而不断创新,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发绣珍品,填补了我国刺绣行业的空白。
南乡大堂音乐
安远县孔田镇,古称太平堡。宋乾道四年建东林寺。几经兴废,至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于孔田镇上官村再次重建东林寺。东林寺是安远南片最大的寺庙,当时寺内和尚十多人,吹鼓手多人相配套。1952年,东林寺遭火烧毁,和尚四处流散,吹鼓手多为本地人,回家为婚丧喜事吹奏佛教音乐,受民乐的影响,后形成安远南乡民间大堂音乐,有10支曲牌,俗称“十大调”。据考,全国各地均无此乐。南乡民间大堂音乐始于孔田镇,以孔田镇为中心,流传到周边区域。此乐以唢呐为主,多种弦乐和弹拨乐为辅的民间吹奏乐。现留传下来的只有10首曲牌:1、阴反阳2、倒水莲3、蜻蜓点水4、随手调5、鸦鹊过排6、四大金刚7、赐喜8、三金殿9、普天乐10
南丰傩面具雕刻
南丰傩面具雕刻(第三批省级)南丰傩面具雕刻产生于汉朝,发展于唐宋期,繁荣于明清期,雕刻艺术流传至今。南丰傩面具雕刻以古朴深厚,造型生动,手法细腻等特点著称。面具是傩的主要特征之一,就南丰而言,更是傩的象征,没有面具就不成为傩班。面具在驱傩仪式中是神祗的载体,在傩舞表演中则是角色的装扮。南丰傩面具雕刻为南丰跳傩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了极具重要的作用。南丰傩面具雕刻分为九个步骤:选材取料、烘干、初坯定形、刻初坯、修光、刮灰、上漆、装饰附件。明代以前,南丰傩面具雕刻艺人无资料可考。明代后,南丰傩面具雕刻艺人主要有两家:一为舒家,一为杨家,均以雕刻傩面具为主要职业。杨家武相刻得好,舒家文相刻得好。南丰傩面
文天祥故事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号文山,今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家村人,南宋民族英雄,以忠烈名传后世。他生活在一个民族危机阴影笼罩的时代。13世纪初,蒙古族在中国北方强大起来,建立了蒙古汗国。从1235-1279年,蒙古与南宋之间的战争持续了40多年,南宋终被灭亡。文天祥的一生,与这场残酷的民族征服战争相始终。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文天祥毁家纾难,组织义军,举兵抗敌,历尽艰辛,兵败被俘,囚三年而始终坚贞不屈,慷慨殉国。他的浩然正气与日月同辉。文天祥少年、青年时期,曾长期居住、生活在吉安县永和镇的文家庄,少年起先后在吉安县固江镇的侯城书院和吉安城的白鹭洲书院等求学,以后
吉安鲤鱼灯舞
据传,鲤鱼灯起源于赣南地区,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后来,兴国移民迁居到吉安县固江棚下村,将鲤鱼灯也带到了棚下,并在原有基础上加工发展,演变成了吉安鲤鱼灯。鲤鱼灯组成表演的,是1只外表庄严、昂扬,内心十分慈爱的鳌鱼,9只活泼灵敏的金丝鲤鱼和1只天真、淘气的小虾。它们亲密地团结在一起,互相咬着尾巴前进,为的是要到达幸福美好的境地——龙门。在前进征途中,它们有时迷失方向,有时遇上敌人乌贼的侵犯,但在鳌鱼的带领下,它们敢于拼搏,一往无前,终于在漆黑的夜晚走向了光明。动作结构有16个花节:鳌鱼进场、鲤鱼出洞、单拆篾塔、双拆篾塔、斜拆篾塔、双斜拆篾塔、三盏球、漂带、上水翻潭、劈柴、寻食、跳龙门、穿龙门、积
南昌清音
南昌清音流行于南昌、新建两县及宜春、上饶、吉安和景德镇等地。盛于清嘉庆初年。扬州清曲对其影响很大,又吸收了邻近省份湖北、湖南、安徽等地传入的小曲,加上本地流行的民间小调,曲调趋于丰富。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又从赣剧和南昌采茶戏等戏曲剧种中吸收养料,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演唱多由女演员自击板鼓而歌,伴奏多为盲人,乐器有二胡、琵琶、扬琴、月琴等。音乐上以小曲为主,文南词为辅,小曲曲牌有60多支,有以一曲多词演唱的曲目,如《五更相思》、《照花台》等;也有以多种曲牌串在一块联唱的曲目,如《南昌东湖十景》,即由〔鲜花调〕、〔红绣鞋〕、〔玉美人〕、〔进兰房〕、〔九连环〕等10支曲牌联缀而成。传统曲目有《安安送
欧阳修故事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永丰县沙溪人。他出身寒微,幼年丧父,自小由母亲郑氏教他识字读书作文。23岁中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开创了平易自然的一代文风,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当之无愧的文坛宗师。今湖北随县是欧阳修少年时期寄居的地方,《随州志》中记载了欧阳修幼年时母亲用荻茎画地教他习字、他向城南李家借到昌黎先生文集残本阅读、叔父称赞他诗赋文字有如成人等轶事。景佑四年(1037年)底,欧阳修调任光化军乾得县令(今湖北老河口市)任职两年余。老河口市编的《汉水连天河》中,载有欧阳修爱护百姓、除暴安民的
临川火老虎灯
临川火老虎灯(第三批省级)临川火老虎灯是流行于江西省临川区腾桥镇、荣山镇、东馆乡及莲沅乡一带的民间灯彩。在众多的灯彩中,这种形式极为罕见,给人耳目一新、独特别致之感。临川火老虎灯是腾桥罗姓族人一少年罗聪能受民间灯彩火龙启发,参照做爆竹引信的工艺制作,经过精心设计、动作编排而创成。临川火老虎灯初时只是一大二小三只虎,后根据情节的需要,扩大到二大三小五只虎,受狮舞及龙灯的影响,又增加了引火棍。表演时,演员手持“引虎棍”,舞着“双手棍花”“单手棍花”等技巧,形如火球,引虎而出。火老虎灯的表演者,双手将竹篾扎制的火老虎灯举到头顶,追随着火棍奔跑、跳跃、翻腾,快速地跑出各种图案和队形,被点燃的木炭粉未,
上高十样景
上高十样景(第四批省级)上高十样景主要分布在上高县境内的敖阳街道、徐家渡镇、锦江镇、南港镇、田心镇等地,其中以锦江镇的团结村的表演最为经常,舞得也比较好。据当地老人讲十样景于清初传入我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使用的乐器有碰铃、铃铛、小钹、小锣、堂鼓、板鼓、塔塔鼓、竹板、唢呐、笛子十件乐器演奏,故名十样景。上高十样景以花鼓戏的曲牌为固定曲调,以唢呐为主演奏,各种乐器伴奏,表演一般不单独进行,而是以“彩莲船”、“蚌壳灯”合在一起表演。民间多在春节前后以及新婚、新屋、生子、祝寿、开张、升迁时使用。表演时的队形以横、竖为主。舞蹈动作比较简单,主要是“走位置”,且变化不多。走一圈回到场中央再演奏一曲
井冈山竹编技艺
井冈山地处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属典型的江南山区,竹林茂密,有毛竹、淡竹、方竹、苦竹、墨竹、罗汉竹、观音竹、鹅毛竹、龙鳞竹等一百多种,资源丰富,为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竹编制品濒临消亡,如竹箱、竹柜、竹厨、竹篮、竹热水瓶壳等。但民间艺人使用优质的篾丝材料,设计制作出各式各样的旅游工艺品。如雅拙谐趣的熊猫、憨态可掬的企鹅、展翅开屏的孔雀、怪眼拙睁的猫头鹰等,形状各异,构图别致,巧夺天工。全市现有8000多农民从事竹编工艺生产,竹编制品远销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饿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150余万件。
泰和王家坊迎神赛会
中元节江西人俗称七月半,又叫“鬼节”。时间为农历七月十四日(亦有惯十五日的)。此日,土籍居民出嫁之女不得回娘家,亲戚朋友不得登门拜访。旧时过七月半,以五色纸剪成衣裤,以金纸银纸做成金锭银锭,于那日晚上在门外焚烧,及在路旁、河边烧香烛、泼水饭,以赐“野鬼”。此俗各依其祖沿习而行,互有差异。王家坊中元节祭祀活动起源于元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为纪念元朝将领张甫德先烈以及部下为民所想、与民同乐而举行的七月十五祭拜活动。相传元朝年间,当时王家坊一带徭役繁重、苛捐杂税,可谓民不聊生,这时,从四川方向来了一路兵马(约1000人),沿江驻扎,扎营在老祠堂内,为首的将军张浦德身材魁梧,样貌清秀,两名得
上高道情
上高道情(第二批省级)上高道情是流行于上高县域的民间曲艺,形式简便,内容精练,旋律动听。相传明初来上高定居的外籍难民中有一批民间艺人,身背竹筒,配一定节奏敲打说唱,这批艺人定居以后,其说唱艺术经几十代人不断的革新改造和传承,清初又与瑞州道情揉合,这便终于形成后来以板箱二胡为主要乐器,自拉自唱的曲艺形式,既能演唱民间小曲,也能说唱长篇传书的上高道情。上高道情其艺术特点是:说唱结合,以唱为主,使用方言,词尾压韵。说时,往往用韵白或念白,通常使用第一人称,摹似不同人物的声调和语态。唱时,可以以唱带说,数板夹腔,加上伴奏,惟妙惟肖,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上高道情同一般道情类似,它叫说书,最早也没有音乐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