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特产
湖南省民俗文化
鼎夏高跷
鼎夏高跷。高跷是一种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主要流传于鼎夏村。它的主要特点:男女小调演员立在上面扮演丑角和旦角,插科打浑,进行小调演出,内容多为传统的忠君家国故事,或结合新政策、时事,编出新段子。有时根据故事情节需要,小调演员还要在高跷上做出各种惊险动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技能。由于其新颖的形式,丰富的故事内容,高跷很受农民朋友们喜爱,如果哪家有喜事,如添丁、升学、住新房等,主人均会请高跷班子进行演出,以增加喜庆的气氛,同时高跷演员们也会在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时自发组织演出,不仅在本村演,有时还到汾市境内的其它村去串演。2014年鼎夏高跷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福竹马
南福竹马,是我国汉族民间庆贺新春的习俗。约明末清初时,竹马戏传入湘南临武,至今仍留存并活跃于南福村。南福竹马角色三男一女,有“生、旦、净、丑”之分,着装为戏剧装,表演形式系装扮传统故事,演员分别唱一段戏文。表演中,丑角多小跳步,脚跟先着地,动作诙谐活泼。旦角行蝶步,仪态袅娜多姿。整个场面生动而充满童稚之趣,体现了吉庆祥和、人马同欢的节日场景。近年来,该节目多次参加省、市表演,今年代表临武县参加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参加郴州市第七届艺术节荣获二等奖。
炎陵三人龙
炎陵三人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节组成,由三人表演,流传于炎陵县。炎陵三人龙集舞蹈、鼓乐、竞技于一体。有布龙、火星龙,香火龙、蓼叶龙、竹节龙、草药龙等多种形式。炎陵三人龙用于神农祭典、时令节庆、寿丧嫁娶、乔迁新居表演,表达了人们祈福求财,企盼丰收,保佑平安等美好愿望。三人布龙一般在白天表演的,而火星龙则在夜间表演。炎陵三人龙是湖南炎陵县独特的民间艺术品类,是流传于炎陵的各种龙舞的总称,是当地现存的具有代表性的龙文化表现形式,流传悠久,影响深远。从诞生到演变的漫长过程中,由三人布龙和三人火星龙所衍生的香火龙、竹节龙、草药龙、蓼叶龙等已遍布炎陵全县,并辐射到邻乡近村。2006年,炎陵三人龙被确定为湖
南岭瑶族牛生日
湖南南岭山脉新田一带,有一支瑶族兄弟,他们将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定为牛的生日。瑶家有一传说:“盘古开天,鲁班造墙,禾王送禾,牛王耕田。”瑶族古籍《盘天大歌》和《过山榜》中说:“寅卯两年发大水,天下万物皆被淹,只留伏羲兄妹俩,藏入葫芦飘水上。”才得以延续人类,后来盘王登殿,赐瑶人以天下群山,任其砍种,安居乐业。然而,瑶山地区,穷山恶水,他们过了一山又一山,住了一坳又一坳,历尽千辛万苦,所以又叫“过山瑶。”尽管人们辛勤劳作,刀耕火种,仍然朝不保夕。有一年,太白金星下凡查访民情,看到瑶家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峻岭崇山之中,刀耕火种,生活艰难,于是禀告天庭。玉帝就派“禾王送禾到人间,牛王下凡来耕田。”自从牛王
土家族跳丧舞
土家族跳丧舞是一种古老的群众性祭祀舞蹈,源于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用于悼念阵亡勇士或亡灵。流传于湖南石门县的土家族,是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跳丧舞舞步简单、原始,多蹦跳动作;表演上特别讲究对称、均衡,舞蹈过程中没有静止的造型,往往与做道场交叉进行。跳丧舞有较固定的音乐曲牌,主要曲调有[吆吙吙吔][吆娘吔吙][吆姑姐]等,有的是直接吸收民间小调或古老的劳动号子,鼓师发歌,一唱众和,由鼓师击鼓指挥调整节奏。各套式的唱词均取自当地山歌、民谣。2006年,土家族跳丧舞入选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跳丧舞”源于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据考古工作者发现,早在1.6万年前,石门县皂市燕耳洞内就
民间土地歌
民间土地歌是旧时春节期间民间艺人挨家挨户赞土地所吟唱赞美词。在旧社会,不论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的民众,喜欢奉承话、赞美词,特别是在自己营造的公众场合,更希望得到来宾、朋友的盛赞,一些民间艺人,为迎合人们这种心理需求,通过观察被赞对象的行为、外貌,即兴创作出一些符合“此时、此情、此景”的唱词。在小鼓的伴奏下,进行演唱、赞颂,热闹的场面,博得主人和宾朋的欢心。这些艺人都有一手不可小视的绝技,就是即兴创作,“撞谁赞谁”、“见事赞事”、“见人赞人”,赞不绝口,让被赞对象其乐于心,不得不掏钱打发。这就是旧时人们常看到的赞土地。赞土地同地花鼓、狮子龙灯一样,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闹新春的一种乡俗,实为一种变相的乞讨
苗族古老话
按古苗语直译应为话古老话,苗语直呼就是“古根”。叙述了苗族人民开天辟地、射日射月、长途迁徙的过程,是神化了的苗族史诗。从中可以了解到古代苗人的宇宙观、历法的发明、武器的创造、群婚制到对偶婚制的发展、人类的繁衍、氏族的形成、氏族战争和古代苗人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习俗等等。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古老话”一直是苗族中集智者、史者、文化人为一身的法师历代口授秘传和再创造传承,从不示与外人所知。选得吉日,择得良辰。舅辈驾到,亲朋光临。主人高高兴兴,宾客欢欢喜喜。高兴要叙祖先历史,欢喜要摆0业绩;要唱昔日的歌,要讲从前的古。
沅陵山歌
沅陵山歌是起源于原始农耕生产时期的生产劳动的民间音乐形式。流传于沅陵县域各乡镇。沅陵地处湖南西部,北倚武陵,南靠雪峰,位于两大山脉之腹,素有“湘西门户”之称。是湖南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历为郡、州、道、府之治所,更是湘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2006年,沅陵山歌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由于沅陵是在大山之中,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与外界相对隔绝,因此,沅陵山歌保持着原始状态和这一特殊地域里的山歌艺术风格。沅陵是个多民族的集居地区,杂居着25个少数民族,而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各异,口音差别极大,又受楚黔文化与江河文明的影响,使得山歌异彩纷呈,腔调繁多。沅陵山歌由于历史、自然环境、风俗
嘉禾伴嫁歌
嘉禾民歌是嘉禾先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品种繁多,内容丰富。有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伴嫁歌;有曲调清新明快、高亢激昂的情歌、劳动歌、生活歌、儿歌;有抑恶扬善、歌舞革命斗志的时政歌、历史传说歌;有风趣活泼、热情欢快的小调花灯调;有热烈喜庆深沉哀怨的喜庆曲牌、仪式歌现已搜集整理的民歌、民谣2369首,但最具特色的是嘉禾伴嫁歌,有1300首,占已搜集整理民歌,民谣总数的近60%。伴嫁歌是汉民族民歌,她非常完整,是集诗、歌、舞、剧于一的综合体,是嘉禾妇女为首创造的以反映妇女婚嫁习俗为主要内容的嘉禾民歌珍品。在浩如烟海的嘉禾民歌中,伴嫁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傩戏“杠菩萨”
会同傩戏“杠菩萨”:是流传于怀化会同、洪江、中方等地的一种由巫师行傩艺时,演唱的古老傩戏,“杠菩萨”即搬演菩萨,以杨公为河神,构成了独有的巫傩体系。会同高椅古村世代1的杠菩萨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地。现有的主要傩戏剧目有《傩娘探亲》、《郎君杀猪.》、《杠杨公》、《杠梅香》等,近年来,有关专家对其考察研究并对海内外披露,受到学术界关注,“杠菩萨”的演唱也已为旅游的亮点。2006年,会同傩戏被列为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族芦笙舞
《芦笙舞》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舞蹈气氛热烈而欢快,现已成为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农闲期间和各喜庆佳节时,由青年男女参加被称作《踩堂》或《踩芦笙》的自娱性、求偶舞蹈。每逢节日,成年的侗族未婚男女青年,都不会放过“踩堂”机会。因为这些男女青年中的不少人,要通过集体共舞的机会来选择自己的心上人。而且参加“踩堂”的少女不但要身着闪闪发亮的蓝靛色礼服,还个个力所能及地在头、耳、脖颈、手臂各处戴满银饰,因为这是向男青年展示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的无声语言。在过去,由于经济水平的低下,一家中若同时有一个以上的女儿都进入成年,但因没有起码
张家界高花灯
高花灯是流行于永定沅古坪一带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时,十二人至十四人不等。配有锣、钹、唢呐、鼓等乐器。每人手中拿一盏纸扎灯笼,内点蜡烛两根,顶扎一木偶像,用五色纸剪成戏文故事如“八仙”、“瓦岗寨”,“梁山英雄”之类。高花灯表演有一套程式,要求东起西落,进一个“半边月”,出一“月团圆”,舞个“太极图”。亦可进民房表演,叫“愿灯”,多为祝福、还愿或为某家喜事凑趣。打吆喝、打口哨则只能到户外表演,叫“众灯”,是让大家看的。
澧州夯歌
澧州夯歌,是流行于澧阳平原及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音乐节奏劳动号子,也称硪歌。其节拍规整,音域适中,对比度很强,音乐坚定有力。一般以一个领,众人合的形式来表现。(一)、历史沿革澧州夯歌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6000年前城头山古城夯筑时期。考古学家通过对城头山古城遗址城墙解剖,发现了大量的夯窝,即是有力的佐证。后来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澧州夯歌借鉴了地方民谣、曲艺、戏剧等艺术门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更加增强了其表现力,渐具地方特色,并影响到周边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年代,七十年代是夯歌的鼎盛时期。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重体力劳动逐渐被各式机械操作取代,夯歌的
安乡硪歌
安乡硪歌起源于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修垸筑堤的劳动中,形成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安乡人民在筑堤保命,冬修秋修及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一种无可替代的劳动号子和特定环境下的文化传承现象。在流传过程中,它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为洞庭湖区人文历史、文学语言、民间音乐提供了很高的学术研讨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每年冬修、秋修现场,都会有此起彼伏的硪歌演唱。随着堤垸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中机械施工逐步代替了人工劳动,安乡硪歌也面临失传危险。在省、市主管部门统一部署下,县文化局组织力量进行了调查,并重点对西乡硪歌的流传地安福乡和安凝乡、南乡硪歌的流传地下渔口镇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已采取保护措施,整理各种资料上报省文化厅,并制定
衡山影子戏
衡山自明代就有影子戏的演出班社,后流传甚广,遍布衡山县及周边地区。由于衡山艺人早期制作的影人多为纸影,因此称为“影子戏”而不称皮影戏。旧时,影子戏为一人班,后发展至二人班、多人班。影子戏的唱腔、道白均是衡山方言土语。衡山县位于湖南省东部,衡阳市区北部,湘江中游。衡山影子戏自明末清初以来,就活跃在这一片广阔的土地上。2006年,衡山影子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衡山影子戏流传甚广,遍布衡山县及周边地区,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衡山影子戏最初在湘江沿河一带出现,后来逐步传入内地。早期艺人多为船民。船民以船为家,常年走长沙、沅江、汉口、九江,他们无风摇桨,有风启帆,躺在船上学唱渔鼓词
平江花灯戏
平江花灯戏在民间被称为灯戏,是流行于湖南平江县境内和浏阳东乡一带的汉族传统戏剧,它以平江方言和长沙官话相结合,提炼为舞台语言。传统剧目有100多个。先期的剧目多为艺人创作,反映农村生活,泥土气息浓郁。2006年,平江花灯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平江花灯戏的历史平江花灯戏历史悠久,明《类联采新·上元》记载:“楼明万烛,山戏百层。”所指山戏即早期的灯戏。汉族民间传说有二:一说宋仁宗(1023—1056年)大建清蘸,国人张灯结彩,演戏奉神,流传至今;一说北宋时期梁山一百零八将,无一善终,阴魂不散,人民于野外搭台张灯演戏,以慰亡灵,故曰灯戏。灯戏初期是一旦一丑或两旦两丑的对子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