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特产
广东省民俗文化
南乳花生制作技艺
南乳花生是驰名广州的一种民间特色小吃,由清末广州西关一名叫“盲公德”(张德友)的盲人所首创。张德友住在广州西关多宝坊,原为一名厨师,他从盐焗鸡这道菜得到启发,把花生肉和多种调料研制的配方一起煮熟,再用河沙炒制,经过反复调试,终于研制出具有独特风味的南乳花生。南乳花生制作时以选用白云区江高镇和钟落潭镇出产的花生为最佳。花生以白皮、黄肉、粒圆最适合。炒制成品的南乳花生皮呈现深红色,花生肉呈金黄色,风味独特,是广州小吃的一张名片,也是游客来广州的必买手信。
西关水菱角制作技艺
西关泮塘地区出产菱角,其甘甜可口,深受西关人喜爱,在没有新鲜的菱角吃的时候,西关人就用粘米粉在水中做成一个个形似“菱角”的食品以替代,名为“水菱角”,日久天长,逐渐形成在西关地区流行的独特小吃。水菱角形状似菱角、色白、口感有韧性、味香。制作一碗水菱角配料较多,原材料有沾米粉、虾米、瑶柱、腩肉、腊味、猪油渣、花生等。对濑粉的技巧讲究,仅凭一双筷子就要濑成菱角形状。以前西关小姐在出嫁前,喜欢相互考较“筷子功”,在闺中比拼看谁做的水菱角更好。西关人家逢年过节团聚或隆重祝贺时,也都会烹制品尝水菱角。水菱角是西关人生活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老一辈广州人心目中拥有无法替代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代表着老
仁威庙北帝诞
荔湾区的仁威庙始建于宋代,是一座供奉北帝的道教庙宇。仁威庙北帝诞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其起源与北帝崇拜和仁威祖庙密切相关。诞会期间,举办各种祀神庆典活动,仪式主要包括赴庙拜祭、贺寿开筵、演戏酬神、北帝巡游等。农历三月初三,自子夜起,荔湾区泮塘乡民和信众们前往仁威庙参拜北帝。醒狮队一早去仁威庙磕拜北帝神像,然后泮塘乡民抬出北帝神像,一路-庆祝。北帝诞融民间俗信与娱乐为一体,寄托了人们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随着城市化进程,泮塘村改造,北帝诞面临失传的危险。
添丁上灯习俗
添丁上灯习俗从化挂花灯(即上灯)习俗始于明末清初,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粤语中“灯”与“丁”同音,上灯意为“添丁”。以前每当老百姓家里生了男孩,就会在春节元宵或中秋节期间挂花灯,称为“上灯”。习俗仪式包括放灯绳、选灯、迎灯、上灯、暖灯、化灯(也称圆灯)六个环节,其间还有客家锣鼓、舞龙狮、祭祖、饮灯酒等活动。彩灯都是特制的,灯架用竹篾扎架,彩纸作面。彩灯集扎作、编织、民间绘画、剪纸、书法、诗词于一体,彩灯制作者均为本地巧手。
高华麒麟彩扎
东莞市清溪镇的客家人自古有舞麒麟的传统习俗,清代大利村的黄娇在清溪开了一家麒麟店,专门制作和销售麒麟,自此以家传方式代代相传,且逐渐扬名,所制麒麟广受港、澳、台及世界许多国家的客籍华侨华人喜爱。因店号“高华麒麟”,后来就成了黄氏家族所制麒麟的专称,至今已传至第5代。清溪高华麒麟制作重在麒麟头的彩扎,其以生竹片、黄藤、优质沙纸等为材料,经破竹、扎架、安装、上色、涂油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麒麟头高、宽均为35厘米,造型为龙头、狼额、独角。用红、黄、蓝、白、黑等多种颜色,彩绘以牡丹、桃花、菊花、蝴蝶等丰富的花纹图案,并饰以各式花球,是高华麒麟头的一大特色。高华麒麟头制作工艺精细,色彩鲜艳,形态生动,加
从化麒麟舞
麒麟舞起源于古老的麒麟图腾崇拜,是人们在当地麒麟文化信仰的土壤中,借鉴珠江三角洲的狮舞和武术等动作和技巧,培植起来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麒麟造型根据古代传说,塑造成龙头、狮身、鹿角、羊头、牛尾的仁兽形象,生动传神,舞动时有特定的艺术套路和舞蹈技艺,伴奏音乐则采用节奏起伏的锣鼓吹打乐。当今在南沙区黄阁镇、从化区等地仍广泛流传着麒麟舞,仍是当地人重要的精神寄托和娱乐活动。
德庆雄鸡舞
德庆雄鸡舞活动于广东省德庆县武垄镇。汉族民间道具舞蹈,流行于德庆县各地,多在春节或喜庆日子中表演。源于德庆县武垄镇播荫管理区,明代初期已在当地广泛流传。相传明初,播荫村的祖辈原在路丽望(地名)居住,因人畜不旺,后迁徙到现在的播荫村居住。他们从发现一只雄鸡得到启迪,于是用竹篾、彩布扎成雄鸡模样,擂起鼓乐在村外围舞动一周。自此,雄鸡便给村民们带来幸福吉祥,因而祖祖辈辈都视雄鸡为吉祥之物,形成每逢春节或喜庆节日都舞雄鸡的习惯。后来应别村的邀请,舞“雄鸡”就走村过寨了。雄鸡舞的传统道具、服装制作工艺精巧,栩栩如生,富于艺术性。雄鸡舞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被挖掘整理出来,后经省市艺术专家多次整理提高,基本
平乐郭氏正骨祖传秘方和配制方法
平乐郭氏正骨祖传秘方和配制方法是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平乐郭氏几代传人在诊疗实践中,除了不断探索、完善手法诊治、手法整复等骨伤诊疗技法,同时在运用传统中药配合治疗骨伤病方面也破有建树。平乐郭氏正骨祖传秘方有内服药和外用药,配方有近二十种,其中内服药方12种,外用药方4种,这些药方均选用优质名贵中药材配制而成,分别运用于骨伤和骨病的不同时期,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补气养血、益肾壮骨之功效。经长期临床使用,证明这些药品能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见效快、效果好、安全可靠。平乐郭氏正骨祖传秘方和配制方法,除了对骨伤患者施以外敷、内服中药的辅
潮彩
潮彩是源于清末潮州彩瓷运用新彩颜料,结合传统彩绘艺术而形成的瓷艺品种。早在北宋时期,潮州陶瓷无论造型、装饰、工艺与色釉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清末潮彩艺人借鉴福建及景德镇陶瓷技法和传统中国画艺术,融合传统技法发展了潮彩,1874年,枫溪瓷区已有“公合成”、“永利”等彩馆从事瓷器彩绘作业,这是潮州“十窑彩”的开始。潮彩具有题材丰富,技法多样,布局严谨,线条流畅,色彩妍丽等特色,潮安枫溪詹氏潮彩艺术独树一帜,远近闻名。潮彩主要器形品种有盘、碗、杯、碟等。装饰形式以绿底,绿边中间饰花为主。画面多为四季花加梅、兰、竹、菊、荷花、牡丹及花蝶,后来进一步发展到使用粉彩原料。绘画题材也由原来的四季花蝶扩展到人物
深圳传统小食制作技艺
深圳传统小食是曾经让深圳原住民留下绵长记忆的传统小吃,根据制作方法大致分为油品类和糕品类,其制作技艺主要分布于深圳市光明新区和宝安区、罗湖区的旧时村落。据《宝安县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由深圳人黄果创办的“合成号”商号在深圳圩正式挂牌营业,这是专门生产、经营传统小食的商号,可见深圳传统小食的品牌历史也已在百年开外。传统小食的油品类即油炸小吃,主要品种有油角、糖环等;糕品类可分为发酵和不发酵的两种,主要品种有云片糕、艾果、松糕、鸡椿角等。总的来看,这些小食的主要原料为我国南方特产的糯米粉和砂糖;其口感为甜、糯、香、脆,符合南方人的口味。在制作技艺方面,各类小食都比较讲究原料配伍的
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
广州潘高寿药厂,最早为潘百世、潘应世兄弟于清光绪16年(1890年)在高第街创设的“潘高寿长春洞药店”,后一直由家族传承,已有100余年历史。上世纪30年代研制了止咳化痰新药,并定名“潘高寿川贝枇杷露”,此后即树起潘高寿药行招牌,以专营枇杷露而迅速驰名,先后在韶关、香港、澳门、新加坡设厂扩大经营。50年代组成公私合营潘高寿联合制药厂,90年代初则转制为广州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至今。潘高寿地处我国南方的通商贸易都会广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激烈的商业竞争,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传统中药文化。潘高寿针对岭南炎热多雨,冬春气候变化无常,人们易患伤风咳嗽的常见病,近百年间坚持以开发治咳化痰药物为主,形成了以
番禺鳌鱼舞
番禺区鳌鱼舞源远流长,相传是由浙江传入的“鱼灯舞”发展而成。沙涌村居住着江、幸、胡三姓,三姓氏均世代做鳌鱼舞。三姓原籍浙江省奉化县金鳌村,先祖于明洪武年间随南征大军来广东驻守南疆,后在番禺落户时把从原籍带来的鱼灯舞发展成鳌鱼舞。番禺沙涌世代相沿有“鳌鱼会”,每九年一届,从不间断,至今约有六百多年历史了。作为广州市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鳌鱼舞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关于鳌鱼,番禺乡间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远古的时候,金色的鲤鱼吞下海里的龙珠,变成鳌鱼。一日,一位书生上京赴考,途经“美人国”时,被一群妖女戏弄。书生为摆脱妖女的追逼逃至海边,见波浪中有两尾鳌鱼嬉游,便向它们疾声呼救,随即纵身跳入
碣石竹马戏
碣石竹马戏历史悠久,传统气息浓郁。至今仍保留成熟戏曲以前歌舞小戏的早期形式,剧目、表演、唱腔、音乐都有着古老艺术特点。是根植于民间沃土、传统深厚的戏种。具有民俗学研究的重要价值。
疍家人婚俗
盐田位于深圳市东南。盐田疍家人(渔民)婚俗源自盐田沙头角盐寮吓渔民村,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年历史。盐田渔民自古以来生活在海上,形成与陆地人不同的婚俗习惯,定亲、迎亲、洞房等仪式均在船上举行。由于渔民逐步移居岸上,婚俗有所改变,至今已形成既保留船上传统,又有陆地婚礼内容的多元婚俗,并形成了一种渔民迎亲习俗舞蹈,即迎亲队伍模仿海上行船,在陆上作划桨舞蹈行进。这样的习俗在盐田区与龙岗区,以及香港新界沙头角海边一带均盛行。盐田疍家人婚俗是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融合的正在演变的婚俗文化,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舞龙船
汉族。相传抗日前夕,顺德商人到信宜镇隆开店,因崇尚家乡的龙舟竞渡,故请工匠雕制龙船,却因窦江水浅,无法划船,便改由陆地象征性划船,后流传开来。农历四月八日,人们击鼓鸣锣,擎船按一定的步调和节奏,走街过巷,通宵狂舞。具有娱乐审美功能和艺术及民俗的研究价值。
湛江傩舞
湛江地区上古之时属百越,清代以前为雷州府与高州府的县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尚在这片红土地上孕育、形成形成“湛江傩舞”,并历代传承发展。湛江傩舞的内容形式是古代雷州半岛人民敬天崇雷,形成的以雷首公与五方雷将为主体以及土地公婆、艄公婆等傩具的一种独特的雷傩舞,俗称“走清将”、“舞巫”、“考兵”等,还有吴川的“舞六将”与“舞二真”。湛江傩舞是古代湛江地区人民祭雷遣灾、祷神保平安的民间民俗舞蹈。《周礼·夏官》中记载古代人舞傩:“方相氏掌熊皮,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盾,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殴疫。”《后汉书·礼仪志》里亦记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的驱傩活动。傩舞在我国各省地区都流
畲族舞蹈“秋嫁”
丰顺县潭山镇凤坪村,居住着梅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畲族婚嫁礼仪有“拦赤郎”、“中堂对揖(捡田螺)”、“借镬(猜谜)”、“以歌敬酒(俗称撬蛙即分红包)”四个环节,场面热闹,充满情趣,图为娶新娘中“拦赤郎”场面,描述迎亲队伍挑着礼担来到新娘寨门前,被一群女性以杉树刺拦住对歌。
东海舞龙
东海舞龙是陆丰民间传统文艺节目之一,表演时以正字戏、吹打乐伴奏,龙身长56米,代表了56个民族,随着雄壮的鼓乐,巨龙翩翩起舞,游龙戏珠,场面非常壮观。
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
潮州陶瓷制作历史悠久。枫溪境内曾发现六千多年前的贝坵遗址及陶器,还有唐宋窑址的遗迹。清代中期,枫溪朱泥壶产品便独具一格,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生产技艺代代相传,一直延续至今。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采用拉坯车旋转制陶技法,手工拉坯成型。朱泥壶用料选取本地陶矿红泥加工而成。其制作过程要经过拉、修、批、上水、上桨、烧等近六十道工序,烧制的成品具有造型精美,线条简练,色泽丰润,光滑度高等特点。枫溪朱泥壶品种多,主题突出,格调高雅,既具有工艺美感,更具有实用功能。2014年,枫溪手拉朱泥壶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梅县提线木偶戏
梅县提线木偶戏(又名傀儡戏、吊线戏、俗称线剧)表演艺术,历史悠久,伴随客家人的第三次大迁徙,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由江浙地区经福建省流传梅县至今,是各种木偶戏中和木偶舞台艺术形象中最完整、最完美、动作表演最复杂,操作难度最大的一个木偶艺术品种。是中国稀有提线木偶艺术剧种,也是国际性木偶艺术剧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