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特产
云南省民俗文化
拉马画毡
生活在兰坪的拉马姑娘,在结婚喜日到来之时,一定要准备一件陪嫁的物品--画毡,这也是一件美丽华贵的艺术品。要制作一件画毡,首先得选择纯白色的绵羊毛作为原料,用特制的弓和竹帘,将其加工成宽4尺,长6尺的毛毡。由于选料讲究,加工精细,这种白毛毡不但很结实,而且十分柔软。这时,就轮到画师们来施展手艺了。他们先用细面粉兑上清水,搅拌成清浆,用木笔蘸浆在白毛毡上勾勒出图案。待图迹晾干后,把毡子放进调好的红色或紫红色的染料的大锅中,然后放到火上煮。煮到整个毛毡都已吃饱了颜料,捞出晒干,把面痂剥去,稍加修整,一床色彩艳丽的画毡就完成了。拉马人画毡上的图案大多是民间表达喜庆吉祥的传统画,如丹
斑铜制作技艺
斑铜制作技艺是流传于云南省曲靖市的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以天然斑铜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成品主要有香炉、蜡台、火锅、鼎、盒、瓶以及各种工艺品,现已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斑铜,因天然铜矿中含有各种金属,经冶炼熔铸后形成橘红色的斑纹而得名。斑铜制作工艺复杂,技术要求极高,一般均要经过锻打、成型、烧斑、显斑、露斑等二三十道工序,历时两三个月才能完成。选料是斑铜制作技艺的关键,斑铜对原材料的要求非常高,精选会泽、东川一带出产的天然铜(含铜量100%)为原料。用粟炭温火冶炼生斑,待纯铜原料烧红略显白色时取出,进行手工锻打,然后对初成品手工打磨、抛光,最后进行精
壮族服饰
壮族服饰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纺纱、织布、染布是一项家庭手工业。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家机”,精厚,质实,耐磨,然后染成蓝、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种草木植物),可染成蓝或青色布,用鱼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壮族服饰各有不同,男子、女子的服饰,男子、妇女、未婚女子的头饰,各具特色。男装与女装男装有右襟与对襟两种,右襟衫反膊无领,衣纽从右腋下开至腰部又转向正中,再开出三四寸而止,衣襟镶嵌一寸多宽的色布边,用铜扣纽,再束上长腰带;对襟开胸,长仅及脐的紧身衫,这是在劳作时穿着的。而女装为无领右襟,只是衣袖比男装大些,宽大近尺,长至膝盖
拉祜族葫芦节
葫芦节,拉祜语称“阿朋阿隆尼”,时间在农历十月十五、十六、十七日三天。传说,拉祜族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故葫芦是拉祜族的吉样物和生活伴侣。拉祜族用葫芦装水酒,装火药、储藏谷种,做芦笙。葫芦有许多优点,装水清凉,装酒不变味;装谷种装火药不易受潮。拉祜人出门总离不开葫芦,尤其是男人,身上至少要带三个葫芦,一个装水或酒、一个装火药、一个就是葫芦笙。葫芦节期间,澜沧等地举行隆重的物资交流会,开展葫芦文化节活动,举行盛大的群众性芦笙舞比赛。“阿朋阿隆尼”葫芦节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的。自1992年以来,每年农历十月十五至十七举行三天庆祝活动。在《拉祜族民间文学集》中,收录有拉祜
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源于汉族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来源于洞经音乐的那部分.传闻原有汉族1配唱,传到纳西族民间后,逐渐变为单纯的乐曲.整个乐曲分为神州和华通两个大调,并根据不同内容分为五十多个小调.经常演奏的有: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龙吟,山坡羊,万年欢,吉祥,八卦,步步骄,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浪淘沙,十供养等二十多个小调.由于这套乐曲长期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在流传中逐步融合了纳西族的格调,在丽江市纳西族的音乐文化中,有一种驰名中外的纳西古乐。据考证,这种古乐起源于公元14世纪,它是云南省最为古老的音乐,也是中国或世界最古老的音乐之一。纳西古乐是纳西族人民在接受以儒
重彩画
云南重彩画是崛起于云南的一个绘画流派。画家作画时,先用铅笔或毛笔在高丽纸上勾线,再用水粉上色,重彩画吸取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优点,重气韵、机理,色彩明快、醒目,极富装饰效果。重彩画可在画廊、宾馆买到,其中水平参差不齐,购买者应细查。有兴趣的购买者可自己寻访重彩画的高手,直接上门购买。(昆明)  云南现代重彩画,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丁绍光、蒋铁峰等一批云南中年画家研创的。他们以中国画的线条造型,应用中国画所没有而西方现代绘画中厚重醒目的斑斓色彩给画面注入了勃勃生机和绚丽色彩,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它的内容大多是反映云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
正月“天子节”
宾川大营和鸡足山镇上沧、白荡坪白族正月接送本主活动是比较有特色和特点的民族民间信仰民俗文化。它是一种本主崇拜和本主祭祀活动。在此以大营镇萂村正月“天子节”为例介绍其形成和活动盛况。据传:唐代南诏时期,赵善政、杨干贞在位期间,于农历正月十一至十五回故里过新年,分别在萂头、邑尾、萂中、萂尾、黑家邑等村体察民情、与民同乐,他们了解到父老乡亲的生活十分艰难,过完节,杨干贞携随从回到羊苴咩城,数日后,颁布了一道圣旨:免除萂村徭役和赋税,乘船过洱海免交船费。萂村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幅对联:“萂村无税肃恭亲口封正,南诏有旨干贞御笔挥成”(徭役、赋税延至大理国时期被废止,乘船免费沿袭至清末民初废止)。公元937
沧源壁画
沧源壁画在沧源县东北62公里勐来乡的山东省岩上,1965年开始先后共发现岩画10处。面积约400多平方米,可辫认图像1063个,有人形、动物、房屋、道路、村落、山洞、树木、舟船、太阳、手印及示意符号等。画面最大为3x27米,画图多为狩猎和采集场面,也有舞蹈、战争等内容。图像成暗红色剪影,用铁矿粉和粘性动物血混合为颜料绘制而成。推测距今已有3000多年,为原始人类的绘画艺术,对研究云南的民族文体艺术有重要的价值,现已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剧
白剧原名“吹吹腔剧”,是云南大理地区白族演唱的一个古老剧种,主要流传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及丽江市部分白族聚居地区,现在已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剧与明代的弋阳腔有渊源关系。明初,弋阳腔开始传到大理一带,后来又演变为巫娘腔、唢呐腔、罗罗腔。罗罗腔又名吹腔,它和今天白族的吹吹腔一样,用唢呐吹奏,一般也是唱时不吹,唱完吹过门,而在吹过门时依据唢呐的节奏做舞蹈身段,这大约就是现今吹吹腔的前身。清乾隆年间,大理地区的一些农村,已盖起了戏台。如蓝林兴文寺的戏台于乾隆二十四年落成,如此偏僻的山村也专为吹吹腔盖戏台,可见当时吹吹腔的流行与兴盛。当时,在这一带还出现了许多技艺很好的吹吹腔艺人,还有了剧本
石宝山歌会
在大理剑川,最富魅力的人文景观便是以这里为中心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石宝山歌会。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地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会期从农历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初一。剑川,洱源,大理,丽江,兰坪等地的白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此,唱曲对歌,观光游览。弦歌之声,夜以继日地飘荡在山间林莽,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上得山来便会尽情抒展歌喉。老年人认为,在歌会上唱白曲,可以得到吉祥,亦或是平日在家已向神灵许下愿心,为保清吉平安,会期便一定要上石宝山唱上百十个调子,于是在歌会唱调子便成了还愿之举;中年人借歌会抒发情怀,表现自己的歌才;青年男女则多数以歌为媒介,寻找知音伴侣。曲调均为流行于大理州西北部地区的剑川白族调,以龙头三弦或
傣族人生礼俗
新平傣族人生礼俗流传于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水塘、嘎洒、腰街、漠沙等乡镇的傣族村落。新平傣族人生礼俗形态完备,体系严密,包括求子礼俗、孕期礼俗、出生礼俗、取名礼俗、满月礼俗、周岁礼俗、少年礼俗、成人礼俗、文身礼俗、染齿礼俗、花街比美礼俗、婚礼礼俗和葬礼礼俗等13个类别,是傣家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新平傣族(花腰傣)认为生子是由神灵恩赐的,若女子婚后二三年未怀孕,就要杀鸡献祭寨神求子、献鸡蛋向大树求子、到江边宰鸭向水神“匹南”求子等。女子有孕为大喜之事,会得到全家人的精心关照,注重胎教。新生儿出生时要杀“认母鸡”,办祝米客,以示庆贺。婴儿生下三四天后要取乳名,有不同的讨名方式,小孩到上学
弥渡花灯
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花灯起源较早,盛于清末民初,普及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弥渡花灯歌舞总体分为“太平花灯”和“元宵花灯”两种,具有自娱性、娱他性、祈神求福性等共同特征。其表现形式有“团场灯”、“门户灯”和“过街灯”。弥渡县村村有灯班,规模不受限制,灯班人数少则数十人,多则上千人,各村灯班都有各自的“看家本领”。表演时不分男女老幼,浓妆艳抹,手持各种道具。弥渡花灯最大的特点是无论在街头和场院演出,均无布景,不分场次;演员表演自如,边走边唱边转,没有固定程式,表演比较随意,生活气息浓厚。花灯内容有排灯开道、龙狮表演,凤引麒麟、旱船、白鹤、蚌壳、钱鞭、高跷、云高台,大唱、小唱等。弥渡花灯名曲《十大姐》
嘎洒镇大槟榔园村傣族(花腰傣)传统文化
大槟榔园村傣族(花腰傣)传统文化保护区位于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嘎洒镇南蚌村委会(行政村)大槟榔园村。全村58户,299人,人均耕地面积1.13亩,人均收入1488元(2003年)。村寨依山傍水,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大槟榔园村寨布局及土掌房民居保持传统风貌,土木结构的土掌房(傣家土楼)占全村总数的86.1%。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传承良好。大槟榔园编制竹具很普遍,榨红糖历史悠久,现在仍然保留着土法榨糖的传统方法。传统生产生活习俗,节庆文艺体育活动,祭祀信仰等文化形式内容丰富。村寨附近有多处自然景观,交通便利,现已开发成“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傣族花腰傣人信奉山神、树神、天神、水神。全村有
独龙江乡独龙族传统文化
独龙江乡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总面积1944平方公里,海拔1200~5128米。全乡辖6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分布在独龙江两岸的台地上,830户,4014人,其中独龙族393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8%。人均耕地面积1.6亩,人均收入212.83元(2003年)。独龙江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村寨大都建在独龙江两岸,依山傍水,四周山上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民居大体可分为木楞房和篾笆房两种类型,中、上游地区如迪政当、献九当、龙元多是木楞房,下游地区全为竹篾房,村落基本保持传统风貌,其中小寨传统草木结构式建筑占70%以上。独龙江乡地处横断山脉的峡谷地带,周围都是高山,形成封
者太壮族传统文化
者太村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西北部者太乡政府所在地,地处滇桂黔交界地区,境内有革夺仙人洞和清水江峡谷等景点,有发展旅游的广阔前景。全村由5个壮族自然村组成,共有561户,2271人。人均耕地面积1.5亩,人均纯收入627元(2003年)。5个村子坐西南朝东南,背山面坝,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充分体现壮族依山傍水、“宁肯挖山不占良田”的建寨理念。民居建筑中,木结构壮式干栏建筑占90%以上。有老人亭“亭棚”,多建在寨中,为老人传道、授业、解惑之亭,实则男性专属之亭,女性禁入。后衍变为句町王庙(也称土主庙)、神农庙或侬智高庙,一寨一亭世代相传,故有的也叫寨神亭。建房须经选址、择日、开山伐
马游坪村彝族传统文化
马游坪村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乡,四周山峦环抱,中心形成高原盆地。森林覆盖率为75%。全村567户,2175人。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5.3%,人均耕地面积1.56亩,人均纯收入634元(2001年)。马游坪村始建于宋代,历史悠久。民居村落分布于高寒冷凉的高山凹地,村落一般在依山傍水处,房屋形式多种多样,传统的住房有土掌房、木垛房、茅草房和麻秸房。男喜饮酒,女善纺织,男女皆能歌善舞,保持着古朴的生活习俗。马游坪自古就有重教的优良传统,小学兴办史已有百余年,民众知书达理。歌舞是村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芦笙一响脚就痒,通宵达旦跳脚狂”,生动表现了该村彝族对歌舞的喜爱和豪放的民族性格。名为
奔子栏村藏族传统文化
奔子栏村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南部金沙江西岸的奔子栏镇,海拔2108米。全村258户,1816人。人均耕地面积0.84亩,人均年收入870元(2003年)。奔子栏历史古老。唐宋时期,奔子栏为西南入吐蕃古道,是由滇入藏“茶马古道”的咽喉之地。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开始,清军入藏,随着军、工、匠人、找矿的汉人迁入,与藏族通婚,繁衍子孙,至今在奔子栏已传若干代。奔子栏在藏语中叫“公仔拉”,意为“美丽的沙坝”,后音译为“奔子栏”沿用至今。奔子栏村既有山地河谷,又有高寒山区,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村中有古树名木。村庄依山傍水,金沙江由北向南贯穿全境,附近有神山“日尼巴乌”、“
同乐村傈僳族传统文化
同乐村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同乐村,共106户,563人。人均年收入840元(2003年)。地处澜沧江东岸海拔2700米的山区,是“三江并流”的核心腹地,后山属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有原始森林、杜鹃花海及滇金丝猴,生态环境较好。叶枝一带是傈僳族先民长期活动的中心区,同乐村是傈僳族聚居的古老村寨。民居为井干式木楞房,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春秋收种季节下到河谷住“庄房”;上高山采集、打猎则住“火房”。农耕与采集并重,饲养野鸡,制漆油、核桃油,善织麻布、麦编、刺绣。傈僳族音节文字创始人汪忍波曾在此授徒百人。村尾有叶枝王氏土司的避暑山庄。同乐村傈僳族崇奉神灵、鬼怪。神
三台山乡德昂族传统文化
三台山乡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西南侧,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辖4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海拔1136.75米。1437户,6315人。人均耕地面积5.4亩,人均收入749元(2003年)。德昂族是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历史悠久。三台山乡传统文化积存丰厚。德昂族的传统民居为竹楼(干栏)形式,形制与傣族和景颇族的竹楼不同,顶头很高,形似“诸葛亮的帽子”。传说诸葛亮平定南中时,曾将帽子赠给一位德昂族姑娘。为表示对诸葛亮的怀念,人们便按帽子的形状建盖竹楼并延续至今。室内分设两个火塘,由男女两性分享,楼房设有两部楼梯,一个设于正门前,搭有晒台,用于晒衣服或谷物,凡亲友来访均由此处出入;另一个设在
大等喊村傣族传统文化
大等喊村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姐相乡贺赛行政村境内,是全市最大的傣族村寨。全村225户,988人,傣族人口占全寨总人口的95%以上。人均耕地面积2.05亩,人均收入1999元(2003年)。大等喊村建立年代约在明末清初,具有典型的亚热带自然风光,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民族风情浓郁,是瑞丽著名的歌舞之乡。竹篾墙干栏式民居精巧、明亮,村中的大等喊佛寺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富有地方特色,该村旅游业发展较早,现已成为国家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傣族传统服装服饰靓丽鲜艳,男装为无领对襟式,宽松大裤脚,缠包头,衣服颜色依年龄大小分别为黑色、茶色、灰色、淡黄色,包头基本为白色,也有淡黄或黑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