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特产
甘肃省民俗文化
环县道教音乐
道教创立东汉时期,并有了自己的庙宇(宫、观、洞、院),也有了专业从教人员和祭祀活动。这种专在庙宇进行的斋醮仪式活动(法事)则须有各种乐器和乐曲为它服务,即今之道教音乐。环县各乡镇差不多都有民间道人(阴阳)做各种斋醮仪式、祭祀鬼神、祈禳禁咒活动,也成为道教音乐的传承者。环县四合塬东老爷山是元朝时修建的道观,道教活动十分昌盛,并向四周进行传播。按流派分为中宫、东宫、南宫、西宫和北宫等五宫,至今仍有中宫和南宫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东老爷山无量祖师的圣诞,都会举行盛大的酬神祝岁答醮的各种仪式,而这种仪式在县内的其他庙宇内也十分普遍。环县民间道教“斋醮科仪”指醮祷活动所依据的一定法规有清醮、幽醮之分
环县皮影雕刻技艺
环县皮影雕刻大致经历了传播、接受和发展三个阶段。早在20世纪初期,陕西一些皮影艺人行艺于环县,他们之中有皮影雕刻艺人,也有皮影演唱艺人。其中陕西西路皮影代表艺人尚线匠(其名不详)曾为解长春雕刻影箱;敬乃栋曾请乔线匠(其名不详)到家中长达三年,为其凿刻影箱;合道乡赵崾岘村赵贵廷的老影箱,亦是20世纪初请乔线匠所刻;20世纪20年代前后,陕西皮影演唱艺人屈李刘和陕西礼泉县石鼓赵村一姓何(外号跛骡子)的曾来到环县车道、毛井一带收徒传艺,演唱皮影戏,开始主要演唱秦腔,后来也演唱道情。他们的皮影和箱具皆从陕西带来,其中屈李刘影箱传于其徒谢德贵,谢德贵传于其子谢正礼,谢正礼又上交县博物馆。“跛骡子”的影箱
环县剪纸
环县剪纸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陇东黄土高原历史悠久的群众性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它的作者大都是劳动妇女。剪法有粗放和细腻两种风格,内容上延袭了陇东剪纸的纹饰图样,保留了中国最早的文字艺术符号和阴阳五行哲学思想。造型讲究工整对称,线条简洁流畅,内涵以历史传统和生活装饰图案为艺术源流,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品味较浓。环县剪纸与环县窑洞民居和历史文化习俗相依相随,不论婚丧嫁娶,岁时节令,剪纸都与人们相伴始终。工艺流程如下:1.印染纸张。2.烫印。用一个温热的熨斗将皱纸的纸张熨平。3.制作模板。用铅笔将所剪造型的轮廓勾勒出来。4.剪纸。用锋利剪刀按模板进行剪裁。代表作品:1、传统民俗类:《生命树》、《抓髻娃娃
环县香包绣制技艺
环县香包绣制应属庆阳香包绣制之一脉,是中国远古文化科学的历史缩影。其渊源也可从三个方面去追溯:一是:中华医学鼻祖歧伯曾运用中草药防疫驱瘟,教民将配制成方的草药盛在用布绌成的口袋里随身携带。二是:据历史文献对”绌”字的解释,即缝制和含有松紧屈伸的意思。从庆阳地区大量旧、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文物考证,推演”绌绌”是人类童年为衣饰文明创造的一种稚拙工艺,即用打磨的骨针将兽皮绌成能松紧屈伸的衣服,遮饰身体。三是:出生于庆阳的远古民族领袖周先祖公刘在庆阳开创了农耕文化的先河,《诗经》中的”豳风”遗俗重点叙述的“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的丝绸织纺工艺,应该是香包绣制普及于庆
环县民歌
民歌即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环县民歌源远流长,婀娜多姿,远在周代,庆阳就产生了吟咏古豳社会和先民生活的诗篇,如《豳风•七月》、《大雅•公刘》、《小雅•采薇》、《豳风•东山》等等,他们或表现农夫劳作的苦乐,或抒发戍卒思乡的情怀,或歌颂周先祖的功德这些歌谣都收录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环县民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民国以前人民所唱的传统民歌;二是革命斗争在环县兴起,尤其是1936年环县解放后,由人民群众自发创作的红色革命歌谣;三是全国解放至今天,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民歌
高台食醋酿造
醋,又称醯(xi)、苦酒、米醋,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各地物产气候不同,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食醋。醋的性能:味酸、甘,性平。归胃、肝经。能消食开胃,散淤血,止血,解毒。高台食醋酿造技艺最早自中原地区传入,又在当地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发展,是高台农业文化历史悠久、饮食文化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高台食醋酿造工艺如下:一是煮投子。也叫煮醋,按2.5公斤青稞、5公斤麸皮的比例配料,先将粮食洗干净,加水煮烂、晾温,即为煮投子。煮醋时所用的锅必须是蒸馒头的锅,不能是煮肉的锅,不能沾染荤腥。二是发投子。也叫发醋、发酵,将煮好的热醋投子按以上比例捣碎拌匀倒入缸内,搅拌成米糊状压上
宁县剪纸
在宁县民间,逢年过节,娶媳嫁女,满月祝寿,妇女们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又要执剪铰纸、制作窗花,在窗框、炕围、墙壁、门窗上贴上红红绿绿的各种剪纸花,把自己的居室打扮得五彩缤纷,红红火火。这些剪纸花,因贴的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贴在门上的叫门花,贴在窗上叫窗花,贴在炕墙上的叫炕围花,贴在顶棚上的叫顶棚花。还有箱柜花、纸缸花、粮囤花、灯笼花;新婚窑里要贴“喜花”,馈赠的礼品上要贴礼花,祝寿礼品上要贴寿花,供品上装套花。著名民俗学家靳之林先生说:“庆阳剪纸在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美学、艺术学领域里,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新课题。一幅传统的陇东民俗剪纸,不仅是一张剪纸,而是凝聚中华几千
根治婴幼儿疝气秘方
根治婴幼儿疝气秘方,是高台人民在久远的生产生活中探索总结出的治疗10岁以下婴幼儿疝气的简便易行的“土方子”,具体方法如下:按幼儿腰围大小,用8号铁丝箍成一个玦形环,置于腰部,看病症发生部位,在相应一侧玦形环开口处制直径约2.5——3厘米圆圈,圈内置球状药包(内置麝香、草果等7种中药材),使药包紧贴发病幼儿小腹,再用线绳连接铁丝环两端以进一步固定,日夜不离其身,该装置连续使用6——12个月,症状便可消失。时至今日,高台根治婴幼儿疝气秘方面临失传,能熟练掌握运用此法的只有高台县原农机公司职工现年77岁的郑应才一人。目前,高台根治婴幼儿疝气秘方已被公布为高台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张掖市第二
高台西秦腔
秦腔是流行于我国西北的一种古老戏曲。迄今发现的历史文献中,“秦腔”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万历(1573-1620)年间的《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抄本中有一段唱词的唱腔注明用“西秦腔二犯”一调。清朝末年,我县西秦腔上演的秦腔剧目有400多本,均由一代代艺人口口相传而来。现存的《天启图》、《五雷沟》等6个剧目在《中国梆子戏剧目大辞典》中都无法查询。演艺中人物的脸谱自成一格,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与传统的秦腔人物脸谱也有较大的差异。在高台西秦腔演艺中,一些非物质的东西也被完整地遗存下来。如,戏班每次开箱唱戏前,演员们都要将“庄王爷”的木质像供奉起来,上香磕头,然后才化妆演戏。西秦腔上妆表演,什么时间演什么剧目
香浪节
香浪节是甘南的传统节日,是一种群众性游山活动。香浪节源于上山采薪。“香浪”的藏语意思就是采薪。为夏河拉卜楞寺首创,第四世嘉木样为保护寺院周围生态环境,避免乱砍滥伐,规定每年-三、四、五、六、八、九月为进山采薪日期,过了香浪日,一律不准进山砍柴。过去寺僧每年这个时间进山伐薪,因路途遥远当日不能返回,遂选择依山傍水处露宿野营,多则数日。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演变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喜爱的传统节日。农历六七月间,当高原上鲜花盛开,遍地似锦的时候,农牧民群众乘草盛花艳、丰收在望的大好时机,身着华丽的藏服,纷纷来到景色宜人处,“安营扎寨”。草原上各色帐蓬星罗棋布,把夏日的草原装扮得无比绚烂。香浪节时间并无
正月祈愿法会
藏语称作“默朗钦波”。“默朗”是祈愿、向往的意思,是对幸福、和平、健康的渴望。这是僧俗共同的心愿,也是他们新一年年初集体心理的集中反映。它表达了僧俗众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追求,对理想世界的憧憬,反映出雪域-的人生观、宇宙观、价值观。默朗钦波的另一层涵义,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祈愿0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创立的,第一次祈愿0会在拉萨大昭寺举行。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其祈愿0会也颇具规模。盛会期间,要举行多种活动,包括诵经、放生、演藏戏、瞻仰佛像、跳法舞、酥油花展、弥勒佛转寺等等。诵经是为期个月的祈愿法会的内容之一。15天中,全体僧人每日要-举行法事活动6次。第一次
燃灯节
藏语称作“俄荞”,意为十月五供法会,汉语俗称然灯节。-十月二十五日,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成道圆寂的日子。僧俗教民通过点燃不息的酥油灯来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并以此颂扬佛法如光明火炬,永远驱散黑暗、愚昧之功德。在西藏,燃灯节创立较早,叫“琅麦”,意思是全世界都有佛法的火焰在照耀。届时僧俗或在寺中、或在自家佛龛前点燃酥油供灯予以纪念。这个节日是全民性的,几乎所有僧俗都会参与,尽其力量供献。由于宗喀巴的两名大弟子嘉央却杰和仙钦却杰分别于十月二十四日、二十六日圆寂,而拉卜楞寺嘉木样二世又是在十月二十七日圆寂的,所以,拉卜楞寺的燃灯节虽同样从十月二十五日开始,但延续三天,表示对三位圣者的纪念。十月二十
宁州高跷
“高跷”在本地叫“踩高跷”,有的地方也叫“踩拐子”。它的特点是乡土气息浓厚,形式奇特别致。据传有500多年的历史,亦说有千年以上。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流行。还有清人恩竹樵在他的《咏秧歌》诗中,对当时春节期间的踩高跷游艺活动也有描述:“捷足居然逐队高,步虚应许快联曹。笑他立脚无根据,也在人间走一遭。”此诗充分说明,高跷在清代已广泛在民间流传。宁州高跷则是在前人高跷表演的基础上依据本土的地方特色加以润色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关
宁县炉齿馍
宁县炉齿馍属于宁县一种特色小吃,因为经过特别工艺加工后,其形状酷似炉齿而得名。炉齿饼是一种古老的食品,其制作历史可以远溯于周代,当时的人们能够燔黍,即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现代的炉齿饼就是由燔黍演变来的。制作炉齿饼须用圆形平底铁锅,这样可以轻易的摆放小石子。焙烤用的小石头一般是在当地马莲河畔收集而来的,石质坚硬,导热性强,有利于面饼的受热均匀。制作时,首先要根据所需量选好的面粉和适量的食用油,把面和匀,加入酵母粉让其发酵,然后在面案上揉匀,使面团揉的劲道能拉着不断,再适量加入食用油继续揉面,直至和匀为止。同时,要选不裂、不破、不碎、形似豆粒大小的完好石子,用清水多次淘洗干净,炒热后倒
四坝攻鼓子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一队黑色的古代武士,黑衣、黑裤、黑靴、黑幞头,身背羊皮长鼓,手执枣木鼓槌,在一阵由轻而重,由缓而急,初似铮流泉,渐如惊雷奔电的隆隆鼓声中起舞,那整齐划一、沉着稳健的步伐,那一往无前、冷峻刚毅的神情,那力贯千钧、震人心魄的击鼓动作,还有那忽而如雁翎般展开、忽而如长蛇般疾冲、忽而旋走太极、忽而列成方阵的进退变化,把人们带进了-的古战场,如闻刀枪撞击,铁骑突奔,如见浴血奋战,出生入死[CD1*2]这就是被称为西部鼓魂的凉州四坝滚鼓子。滚鼓子是流传在凉州北乡一带尤其是四坝乡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据说这是一种古代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四坝乡农民不断挖掘整理这一民间艺术之花
迎春社火
社火是渭源民间为庆贺春节而集体举行的一种游艺活动,是融秧歌、戏曲、舞蹈等表演艺术和竹扎、裱糊、剪纸等制作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社火多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活动,活动主要以“地摊”形式进行,也有极少数搭台演出的。有的乡镇以传统见长,也有的在传统的基础上糅合了现代的成分,可谓与时俱进。
高台“倒秧歌”
倒秧歌又叫倒羊角、地奔子,是流传于高台县新坝乡的一种民间舞蹈,因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动作多伴随倒行的步伐,因而称之为“倒秧歌”,是高台民间社火的杰出代表。表演者头戴的羊角形的帽子跟藏族僧人的帽子非常相似。倒秧歌从社会功能看,属于宗教祭祀类舞蹈和民间节会类舞蹈的综合形式,是集佛教和道教的表演于一体的履定套路的集体舞。从其表演形态来看,属于道具表演类民间舞,兼演唱民间小调,曲调优美活泼,中间穿插即兴演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关于倒秧歌的起源,当地流传着“跳秧歌,闹秧歌,闹着秧歌做什么,四书上留下乡人傩,解瘟疫来和地脉”的民谣。倒秧歌对其他的社火表演形式有所借鉴,具有多源性特征;它的表演形式
高台慢性接骨法、攒骨法
高台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下游地区,境内山川险峻、戈壁广袤、大漠绵延,自古就是匈奴、月氏等少数民族游牧之地。自汉代至明代,自中原地区迁移而来、屯田戍边的高台人民既有尚武好斗、慷慨任气的传统,又有耕读传家、研习百家之学的进取精神,创造和传承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技艺,其中包括传统医药的代表性绝活——接骨法、攒骨法。高台慢性接骨法、攒骨法,是在本地流传数百年的传统中医疗法,具有习练周期长、与传统气功相融合、与道教思想相秉承、神秘性、专擅性、徒手施治性等明显的民间医药特征。慢性接骨法,是指骨折患者在骨折后的一定时间内(如小孩伤后七日、中年人伤后半月、老年人伤后21天),由接
高台社火鼓谱
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高台县,1958年以前隶属于酒泉地区,1959年划归张掖地区至今。高台地处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中下游,境内山川险峻、戈壁广袤、大漠绵延,自古就是匈奴、月氏等少数民族游牧之地。自汉代至明代,自中原地区迁移而来、屯田戍边的高台人民形成了吃苦耐劳、慷慨尚武的传统,创造和传承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种,其中包括高台社火鼓谱。社火这一传统而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每年春节期间为了活动,活地脉而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一项民间文化活动,社火作为民间趋吉避凶的社祀方式之一,它的内容随时代的变迁而更改,但形势却基本保持下来至今演变为迎春贺年,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社火是最具
二月法会
藏语称作“尼维措荞”,时间是在二月初四至初八之间,属于聚众供养的法事活动。二月初五,是寺院创始人嘉木样一世圆寂之日,所以该寺僧人也称此日为“良辰会”。这一天,除了正常的佛事活动,午会时全寺僧人均到大经堂接受施主的斋供布施。晚上,僧人们聚集一堂,为一世嘉木样诵经超度。入夜,各经堂、佛殿顶上,僧众都要沿着平顶房檐点燃酥油灯,以示纪念。整个拉卜楞寺建筑物上依次亮起酥油灯,恰似群星落地,光照人间,景观美丽,别有一番情趣。初七是送魔日,此举为提防寺主遭遇灾难,用钱买替身赎罪消灾的仪式。这一天,寺院用重金雇的人反穿皮袄,脸上涂黑白两色,头上插羽毛,右手执白马尾,左手执黑马尾,装扮成魔鬼样出场,先到集市上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