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特产
青海省民俗文化
玉树民歌
玉树地区虽然物质财富上极度匮乏,但却是中华藏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名山之宗、唐蕃古道、嘛呢石之城、帐篷之城”来形容玉树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玉树素有江河之源、歌舞之乡、中华水塔之美誉。玉树民歌即山歌,它是在高山、原野传唱的歌。鸟瞰藏区民歌的分布情况,解放以前昌鲁主要流传在康巴藏区,尤以玉树最盛。在玉树藏族地区流传的民歌中,它是最有代表性。玉树民歌—“昌鲁”嘉雍群培藏族把民歌分为两大类,即“鲁”(山歌)和“拉伊”(情歌)。“昌鲁”属鲁体民歌,即山歌,它是在高山、原野传唱的歌。鸟瞰藏区民歌的分布情况,解放以前昌鲁主要流传在康巴藏区,尤以玉树最盛。在玉树藏族地区流传的民歌中,它是最有代表性。200
回族宴席曲
回族宴席曲,是回族人在婚礼、喜庆、伊斯兰节日演唱的民歌形式之一。又称“家曲”、“菜曲儿”。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分为表礼、叙事曲、五更曲、打莲花、散曲等五类。这些宴席曲涵盖了回族群众数百年来生产、生活、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的历史,可以说是全景式表现回族历史的音乐史诗,是研究回族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等的重要资料,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口头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回族宴席曲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是纯粹的回族音乐。宴席曲由元代回族中流传的“散曲”演变而来。宴席曲含有西域古歌和蒙古族古调的色彩,同时,又吸收了中国西部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其曲调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
湟中银铜器可分为银器和铜器加工制品,皆具有藏文化的艺术特色。银器制品工艺精细,图案丰富、复杂,造型逼真,表现手法独特,湟中银器工艺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而著称,以加工精美而见长,深受各族群众喜爱。鎏金技术是中国古代的发明。方法是把一毫米厚左右的金箔剪碎,放在坩埚中加热至400℃时,放入汞(1)。黄金与1的比例为1:7,加以搅拌后,倒入水中,形成“金泥”。用“金棍”沾“金泥”,在青铜器上反复刷匀,最后,用炽热的木炭烘烤青铜器表面,使1蒸发,黄金留在青铜器表面,成为一件金光灿烂的鎏金青铜器。根据清华大学科技史研究所所长华觉明教授在《中国古代金属技术》一书中指出,中国的
湟中民间绘画
湟中民间绘画分类主要有湟中农民画、建筑壁画、民间漆画三种。湟中农民画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画种。农民画出自农民之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的构思和表现手法不受专业画的局限,内容朴实、想象丰富,不求比例、形似,不讲究光影、透视,作品以高原农民淳朴憨厚的感情气质、浓郁的乡土气息、优美的绘画语言、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强有力的艺术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从表现形式和绘画语言方面看,湟中农民画首先借鉴了民间刺绣色彩和造型手法,用深色作画面的底色,各种单纯鲜明的颜色作衬托,具有强烈的装饰风味。其次,吸收了油漆彩绘的表现手法,用同类的深浅浓淡渐次,进行色彩配置,画面既有民族特色,又有较强的时代感。其三,借鉴了“
绒毛画
绒毛画是以染色的羊绒为原料制作的工艺画。题材有人物、风景、鸟兽、花卉等。由青海省工艺美术公司首制成功。由于画面用绒毛制成,既有国画的明快潇洒,又有油画的浑厚丰润,立体感强,形象逼真,浑然一体,自成风格,成为青海特种工艺品,为中外游客所欣赏和收藏。(西宁)
塔尔寺藏餐制作技艺
塔尔寺僧众主要食品是面粉、奶类、肉类和糌粑。大米只是偶尔吃一点儿,主要饮料为奶茶,饭后多饮酸奶。基本为一日三餐。塔尔寺主要是农区或半农半牧区风味,其特色是:取料广泛,除了奶制品、牛羊肉外,还有各种农作物,因此荤素配合得当,工于火候,调味以鲜咸,淡爽。制作手段也比较丰富,重于煮、炒、闷、炸。在保持自身传统特色的同时,注重“绿色”和“保健”。藏餐的主要原料大都来自无污染的高原地区,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塔尔寺僧众在独特的居住环境和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烹饪技术。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从营养价值上都为世人瞩目。塔尔寺僧人的饮食生活,由于受藏、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的影响,以糌粑、酥油、曲拉
湟中会龙山雷祖庙会
会龙山雷祖庙会(简称雷会)是河湟地区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有着悠久的历史。会龙山龙福观是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为一体的民间信仰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道教殿宇:雷祖殿、斗母殿、三清殿等,佛教:菩萨殿、露天大佛等,藏传佛教:宗喀巴、四臂观音等)。多元信仰的存在充分反映着河湟地区民间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性。其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有诵经祈福、正一道士传度授箓、拜斗消灾、怀古祭祖、舍散济孤等、是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宗旨,传递“忠、孝、仁、信、节、义、廉、勇”的传统美德。会龙山雷祖庙会全年共有十次祭祀活动。分别为:正月初九“玉皇诞辰”;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农历三月三“西王
塔尔寺四大法会
塔尔寺每年举行四次祈愿0会,当地的僧俗群众俗称为“四大观景”。因为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是佛教的斋月,在这4个月中塔尔寺都有传统的供养法会。法会期间寺内举行诵经、讲经、辩经、祈祷、施供、布施、跳神舞、展献大佛、转金佛等佛事活动,既是塔尔寺的四大佛法盛会,也是传统的佛教节日。塔尔寺四0会是青海宗喀地区(西宁湟水流域)重要的民俗活动,法会期间省内外的游客和方圆百里的群众像赶盛会一样云集在莲花山间,塔尔寺四0会宗教文化、节庆法会辐射和涵盖青藏高原和藏传佛教文化信仰圈。塔尔寺四0会以节庆日形式凝结成各种形态在信仰、礼仪、演示艺术、造型艺术、民居、禁忌等各个方面呈现灿烂多姿的文化多样性。正月祈愿0会
老爷山花儿会
老爷山花儿会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老爷山举行的大型民歌演唱活动,它产生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伴随着“朝山浪会”活动,从以娱神为主逐步演变为以娱人为主的大型民间岁时民俗活动。老爷山花儿会演唱形式有两种。一是群众性自发演唱,农历“六月六”在老爷山的密林花丛中,或数十人或几百人自由唱和,情景交融;二是1949年以后兴起的有组织演唱,有固定的演唱场所和舞台,歌手经过层层选拔,在舞台上赛歌竞技。老爷山花儿会以演唱“河湟花儿”为主。演唱者有汉、回、土、藏等民族的歌手,他们共同用汉语演唱花儿。这是老爷山“花儿”和“花儿会”不同于其他民歌和歌会的显著特点。老爷山花儿内容主要以歌咏爱
大通桥儿沟砂罐
桥儿沟砂罐是民间陶器制作工艺之一。砂罐底小肚大,口小,大的高二十多厘米,小的有十多厘米,同时具有耐高温、耐酸、耐碱、韧性好、不炸不裂等特点。工匠们烧制坩埚时,发现砂罐皮层较厚,不易传热,耐腐蚀,温度均匀,恒温性强,它熬出的肉汁原汁原味,尤其是煎熬的中药汤剂,药性不变,其他任何金属制品远不如此,便试着制作砂罐,形成了当地制作烧陶工艺。桥儿沟红土资源丰富,为烧制砂罐提供了先天的物质条件,烧制的砂罐种类繁多,无沙眼、无裂纹、不夹生、不变形,它是河湟地区人民的主要生活用具。如今砂罐品种繁多,有熬药的无耳砂罐,炖菜的双耳砂锅,烧菜的四耳火锅,煮粥的饭甑罐等,各式各样,造型丰富,满足了群众的各种生活需要。
果洛德昂洒智
果洛德昂洒智是藏族的“文房四宝”,始自吐蕃王朝时期,因起源于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德昂乡而得名,是特色独具的藏文书写与制作墨纸工艺,也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有30个辅音字母、4个元音符号和用来拼写外来语的5个反写字母、5个送气字母。每个音节的组成以基率为中心,又有上、下加,前、后加和再后加字等。藏文书写时,是由左向右横写,其清晰而固定的走向,使它的书写格式有固有的规定。果洛德昂洒智藏文书法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体等数十种字体,书写迅速、形体优美,流畅的字体成为最实用、书写最快的书体,因而被广泛地运用。果洛德昂洒智藏文属硬笔书法,因而笔端扁平而坚硬,容易形
塔尔寺花架音乐
长久以来,美丽的青藏高原上盛开着一种独特的酥油花,以酥油为原料,调以鲜艳的颜色,塑造出各种佛像、人物、飞禽走兽和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等形象,用来礼佛供奉。在青藏高原大大小小众多制作展出酥油花的寺院中,青海塔尔寺的酥油花规模最大、最具特色、技艺也最为精湛。塔尔寺花架音乐就是为酥油花制作和展示而演奏的音乐,是塔尔寺独有的一种音乐形式。酥油花的展出是在每年一度的正月法会上,法会期间广大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转经、祈祷、磕长头、顶礼膜拜,气氛十分热烈。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举行规模盛大的酥油花灯会。塔尔寺内灯火通明,上、下花院分别在辩经院的南面和东北面搭建宽阔的长方形灯棚,将精心制作完成的酥油花架摆放在各自
青海下弦
青海下弦产生于清朝末期,是青海土生土长的曲艺种类,为坐唱艺术,单人或双人演唱。青海下弦用独特的下弦定弦法定位伴奏,伴奏乐器为三弦和板胡。其演出形式自由,往往就地演出。主要曲调为“下弦调”,结构严谨,适于叙事抒情,演唱者可根据字数多少加以相应的变化,极富深沉感人的艺术魅力。其它曲调还有“仿下弦调”、“软下弦调”、“下背工”等。代表曲目有《林冲买刀》、《十二月开花》、《鸿雁传书》等。青海下弦对研究河湟地区的曲艺、音乐发展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目前传人较少(艺人以能唱下弦者为荣),能独立演唱的并不多,现存者不足五人,亟待抢救和保护。
青海越弦
青海地方曲艺之一,又叫“月弦”、“月调”、“背调”、“越调”、“座场眉户”等。清代中期由陕西传入,故其主要曲调的名称、唱词的句式规律等与陕西眉户基本相同。流行于湟水流域各地。曲牌及主要曲调有50多个,伴奏乐器为三弦、板胡、二胡、水子(碰铃)、梆子、笛子等。越弦在青海的发展过程中,艺人们吸收了大量的民间小调和古代小曲儿,从唱腔、道白、语言、风格等多方面,经过长期的演唱实践,加以丰富和改造,才形成了今天独具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曲种。越弦以表现民间生活故事题材见长,这也为广大群众传唱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曲调流畅、动人,表现力非常丰富。一个越弦段子一般由“前岔”,“前背工”(主要曲调有五更,西京,岗调,
青海平弦
青海平弦,又称西宁赋子,是青海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西宁、湟中、大通、互助等农业区,曲牌有十八杂腔、二十四调之称。平弦的乐器以三弦为主,用月琴、琵琶、扬琴、笛子等伴奏,由演唱者手持筷子,一手夹瓷碟互相敲击掌握节奏。曲调优美抒情,温柔婉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青海曲种。流传于青海省西宁、大通、湟中、湟源、互助、乐都一带。其历史沿革说法不一。从曲调上看,与甘肃省的兰州鼓子、河州平弦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它是一种联曲体的形式,有曲牌60多支,其中有将近半数是明、清两代从江苏、浙江等地传入的,另外是西北地区流传的民歌及戏曲曲调。旧时有“十八杂腔、二十四调韵”的说法,实际不止于此。它的音乐唱腔分为:①赋子
塔尔寺藏传佛教“花架”音乐
塔尔寺“花架”乐队,是专为酥油花的制作、展供设立的僧侣乐队,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他们演奏的音乐称为“花架音乐”。因塔尔寺有上、下两个酥油花院,花架乐队也分属这两个单位,上酥油花院的乐队称为杰宗增扎乐队、下酥油花院的叫果芒增扎乐队,是两支性质相同的乐队。花架乐队是迄今为止青海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唯一的乐队。每年农历10月至12月,在长达3个月的酥油花制作过程中,花架乐队为各自酥油花院的每个重要制作环节演奏有关乐曲。在正月祈愿法会期间,是花架乐队集中演奏的时期。当正月十五晚上,两院封闭制作了三个多月的酥油花全部上架,在典雅古朴的音乐声中,美轮美奂的酥油花与皎洁的月光、闪烁的酥油灯交相辉映,潮水般的人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诗经》中的某些叙事性篇章,已经孕育了这一体裁的某些因素。汉代的相和歌就是用丝竹伴奏的歌唱形式﹐同徒歌谣(清唱一类的歌)有明显不同,相和歌可以说是小调的源头之一。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因而加工提炼的成分较多,词、曲即兴性少,较定型化,艺术上较为成熟和完善。所以小调相对来说流传面较广,遍及城市和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1076项目编号:II-146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西宁市西宁市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