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特产
宁波民俗文化
前童抬阁
宁海前童镇的一项民俗活动。此民俗源于明正德三年(1508)正月十四日。当时,该村村民童继乐率众兴修水利成功,村人为纪念他,于当年元宵节举办行会,制作了抬阁与鼓亭,此后这一习俗便沿袭下来。每逢是日,村民即前后簇拥抬阁,谨然有序前行,一路上,鼓乐齐鸣、炮声震天,人声鼎沸,充满丰收喜悦之情。建国前后,该村行会停止,大部分抬阁与鼓亭散失。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前童抬阁这一民间习俗在元宵行会中得到了恢复。
楼茂记香干制作技艺
楼茂记香干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勿吃楼茂记香干,生活做煞勿相干。”意思是最苦最累的活要干,但楼茂记香干必须要吃,否则就失去生活的意义。楼茂记香干制作精良,并严格按照程序生产。所用的黄豆,需拣去泥沙杂质,然后是浸豆,在一般气温下,浸足6-12个小时,做到适磨而不皱皮,接着是水磨、煮浆、泡浆、打浆、成块、过压,再进入烤制阶段。烤制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需用最好的豆酱和高级酱油、淡酱色、加适量的桂皮、小茄香等辅料,在锅里煮沸,焖在锅里过夜。到次日早晨再烧沸一次,出锅冷却后,拌刷麻油。这样制出来的香干,色泽黄亮,块型方正,质韧而柔,味咸而鲜爽,闻之清香、食来细腻,色香味高人一筹。
宁海十四夜饮食习俗
宁海人提前在正月十四过元宵节,十四夜,这天也叫上灯节,家家户户挂起了大红灯笼,象征着生活红红火火。各家采集樟树枝插到门楣上压瘴气。十四夜的饮食是极为丰富的,在宁海各有不同,城关及北路西店一带吃汤包,东路一带吃的是团,西路一带饮食中午是米筒,晚上吃“糊了沸”,称“羹”。头年娶了新媳妇的人家,还要新媳妇掌勺做甜羹给邻居们吃,称“媳妇羹”。晚饭后,各家各户“燂址界”。燂址界后,大家出门闹元宵,有看灯会,猜灯谜的。大街小巷里挂满灯笼,贴上谜题,众人纷纷参与其中。晚上还要进行舞狮舞龙表演。舞狮队要去新娶了媳妇的人家表演“麒麟送子”;舞龙队则让人家来抢灯彩。十四夜里,村里一般要演大戏,称“灯头戏”。
山头灯人会
山头村在正月十三为灯头日,规定要进行行会,祭祀白鹤大帝,用一种以食品造型的方式来表示他们虔诚。分为选料、初步造型和精细造型三个步骤。以生猪肝、生鹅蛋、活鸡、羊肚、猪喉管等为原料,品种有姜太公钓鱼、猛虎下山、天鹅戏水、金猴献桃、蛟龙出海等。
深甽十月半庙会
深甽庙会是当地的一个重大节日,时间在每年的十月十五,这一天是深甽隔水庵真君大帝的诞辰纪念日。真君大帝是南宋抗金名将许宗泽元帅,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也希望他能保佑当地百姓而举行庙会。庙会从十月十三开始至十七结束。每年的十月十四晚上就有信徒到隔水庵真君殿前坐庚申。十五一早家家户户就摆上供品,点起香烛请真君大帝保佑一家平安。深甽十八节龙是真君大帝的护身龙,十五一早就要在殿前舞龙,随后沿街穿巷,绕村一周。村里每年都请来剧团演戏庆祝。各地商贩从十三早上开始就设摊叫卖,一直到十七才结束。
宁海龙舟雕刻技艺
宁海龙舟雕刻技艺是工艺品龙船的一种,取材于紫檀木、黄杨木、古沉木、香樟木、椴木等原材料,在雕刻技艺上取玉雕、竹雕、牙雕之精华,发挥木雕特技,精雕细琢而成。运用拉花、浮雕、圆雕、镂空雕和线雕等,与古建筑工艺中的鲁班营造法则相互融合,把古建筑的各类造型如:重磅顶、卷鹏顶、歇山顶、硬山、攒尖等多种中国传统工艺都集中展现在一艘小小的龙船上。
山后张武术
山后张姓人遵循“不怕苦,不怕死,一生锻炼”的祖训,世代练武,尤精通南拳与齐眉棍术。到该村-张开荣(字文成),人称“文成老本”(宁海当地称会武术的人为“老本”),得到进一步发扬,山后张村人在日常的练习中,探讨技巧,整理出一套完整的齐眉棍术和南拳术套路。具体分棍、拳、腿三种。
宁海乱弹
宁海乱弹的形成在清代乾隆时期。民国后期是乱弹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当时宁海的演出市场中占据统治地位。兴盛时期有戏班子上百个。乡间一些较大的村落都组织有一个戏班子,以唱平调、山坑调和乱弹为主,俗称“昆高乱”,所以乱弹又有“紫云乱弹”和“山坑乱弹”之分。宁海乱弹的唱腔十分丰富,以乱弹为主,兼唱昆曲、高腔等,是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唱词以七言为最多,兼有一定词格的长短句,二、四、八、九、十不等。其唱腔依据角色身份,或高亢激越,或委婉流畅;表演或粗狂奔放,或优雅华丽。乱弹的伴奏乐器有文场和武场的区别,文场分丝竹管弦乐曲和唢呐乐曲两类,武场分闹台锣鼓和表演锣鼓两类,武场用上大锣、大鼓、大钹,粗犷、闹猛。乱弹的
箍桶技艺
箍桶是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在木业制作行业中又称为圆木作。在木制家具一统天下的年代里,箍桶匠是五行八作中与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相关的行当之一。箍桶匠的活计制作一般有下料出粗、刨斜边、拼板上箍、铲沟槽上底、打磨出细等几道工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刨斜边,这是加工桶器造型好坏的关键。拼板上箍又是箍桶匠的绝技,经验老到的箍桶匠制作桶器一般一次就能加工成形。此项工艺精细,艺人必须娴熟,才能随意造型。之后还必须经过精打细磨、泥金彩漆、朱漆等后续工艺才能成为立体美观大方的成品。在木制圆桶制作中传承着越窑瓷器的造型风格和装饰手法,或雕或素,或肥或瘦,美妙无比。圆木箍桶所用的材料要考虑到其具有轻便,热胀冷缩等性能,以
宁海刻纸
刻纸是我国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是剪纸技艺的延伸。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植在人民大众之中,历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古代有剪刻彩纸迎新春的习俗。立春之日,民间剪刻彩纸为花,贴于墙壁、窗户、灯笼之上,大家相互观看评论。清明节里,大家剪刻纸幡、纸人等祭奠祖先。刻纸还体现为欣赏结合使用,用于旧时妇女刺绣的底样上,她们剪制鞋花、枕花、床单花等,再行刺绣。民间刻纸寓意多端,象征吉祥、如意、福寿、财喜等。作品取材广泛,人物、山水、花鸟、走兽及名胜古迹、楼台建筑等,均可作生动体现。经过设计图案、固定位置、雕刻、揭离、粘贴等五道工序,作品才完美呈现。钟绿叶小时候喜欢剪纸、刺绣,常常被乡邻称赞。2000年桥头胡街道店前
冠庄船灯
船灯舞是流传于宁海乡间的传统民间舞蹈。它反映了农民们浓厚的生活情趣,富有热情,节奏明快,有浓郁的民族传统和乡土气息。宁海的船灯舞以双船四人组合表演的形式进行,一人以丑角扮作渔夫,一人以旦角扮作渔妇,也有艄公、媒婆等。服饰同越剧服装相同。船灯舞一般在面积很大的天井或晒场上表演。表演采用双船(称“龙凤船”),每船各有二名表演者,分别饰小生和艄公及小旦和船娘。舞动时一般不唱,表演者依乐队的锣鼓点子变化而变化步伐;歌唱时一般只摆动船灯在原地踏步。常见的驶法有“穿八字”、“驶四角”、“龙吃水”、“大转圆”和“倒踢靴”等。早期唱的多为平调戏的《赶船》、《教子》片段,讲求的是情节性和教化意义,后期对这一方面
宁海龙舞
宁海龙舞,以九节布龙为主,还有十八节龙和十三节龙,表演人数随布龙的节数而定。布龙造型生动,体小灵巧,艺人舞龙技巧高,难度大,速度快,动作丰富多变。整个舞蹈动作有盘、滚、游、翻、跳、戏等动作,主要套路有打四角、打八门、打土桩、打十六桩等。表演时,以龙头手为指挥,动作随着龙头的变化而变化,协调统一,上下连贯。龙舞表演者的服饰一般都是头包毛巾,身穿农民的衬襟衫,重视裤或紧口灯笼裤,腿裹绑腿,脚穿草鞋。龙舞道具最初曾使用稻草制作的草龙,以少年耍舞为主,动作较简单,后来为求美观,将草龙改变为布龙,技巧也随之丰富。龙舞表演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新春佳节的前后,以欢庆丰年,祈求吉祥、富裕。龙舞演出一般都在祠堂
象山船饰
象山自古至今都是我国著名的渔业大县,象山渔民都将自己的主要生产工具——渔船尊称之为“船龙”,并在船的一些主要部位进行一些诸如彩绘、旗帜等等的装饰,千百年来,相袭成俗,这就形成了一种船饰文化。其基本内容如下:严格来讲,经过制作的渔船本身便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渔民们对其各部位的油漆及其色彩搭配就十分讲究,如每造就新船时,就要在船头两侧为它画上外围白色、中涂乌黑眼珠的“船眼”进行“定彩”,并选择吉日,用五彩线连船眼一起钉上,然后用红布套住“封眼”,待下水时在热闹的锣鼓鞭炮声中再为它“启眼”;船旗是渔船的重要装饰物,它往往被插在船桅或船尾上,旧时以三角齿边彩旗居多,有红底黄字的,有黑字镶白边或绿边的,
宁海狮舞
宁海狮舞俗称“打狮子”,又称“狮子灯”,在宁海流行盛广。相传历史上舞狮盛行的高峰时期,宁海全县共有300多个舞狮班。其历史可追溯到梁代。宁海狮舞演出在宁海各种民间艺术活动中最为突出。新春一到,宁海各乡镇都组织形式各异的狮子班,走村串户,锣鼓喧闹,敬祖迎神,表达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平安的美好愿望。舞狮习俗一直传承至今,现宁海城乡尚有10多个“舞狮班”在活动。宁海狮舞,根据地区的不同,可分为三种风格,表演也各具特色。山区为“武狮”,其制作较简单,仅一“头”一“被”,但舞狮动作勇猛,腾、扑、滚、跳呼呼有声。有“扫场、追青蛙、翻滚、鲫鱼溅、上山进洞、舞拳棒、滚响叉、捉狮子”等套路。沿海为“
粽叶编织
据史载,粽叶编织始于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宁海的粽叶编织亦古就有之,但多系孩子们在野外放牧时的游戏之作,编了就丢,丢了再编,作为一种玩乐而已。但也有少数小贩等自编自折些鸟、虫、鱼、兽之类的象形物,插在担子上在街巷中叫卖的。因采摘粽叶受季节影响,可供期短,加上其他原因,建国后即无此现象可见了。现在宁海粽叶编织的传承人张建林夫妇,其技艺是在广东经商时从一四川籍的老人那儿学到的。原来的编织工序为采摘鲜叶、熏蒸粽叶、编织加工和修饰等四个过程,后来俩人为能较长时间保证作品质量,在实践中摸索和改进了粽叶的处理方法,采用中药配方熏蒸粽叶,使所编的作品不仅更为鲜艳,且其保鲜的时间也更为长久。他们所使用
西乡箸面制作技艺
手工制面听来寻常,但把它做成细似松针,长与人齐就不寻常了。宁海西乡的箸面就是不寻常的面食。据当地人介绍,一个女人要学会做箸面,得用两、三年时间。做箸面的原料是漫小麦粉和食盐。技术含量非常复杂,从开始到结束有八个过程:一、备料。早起看风向、气温、阴晴,以便把握好麦粉与食盐的比例,如果是微风晴朗天,一斤粉配八钱食盐,如果空气湿度高,盐要少放一些,反之则要多放一些,食盐的合理配置是做好箸面的关键;二、和粉。将粉和盐倒在面床上,边倒水边拌和,到一定湿度后用双手搓揉成一团,覆上帆布约半小时;三、盘面。掀开帆布,揉搓面团使其更具韧性,然后用刀划开一处,把面团拉成长条,再揉搓成拇指粗的长条,另一人把此长条盘
清刀木雕
宁海清刀木雕佛像是佛像艺术雕的一种,是我国历史上与福建派佛像艺术雕并立的二大佛雕艺术流派之一,其起始至少可追溯佛教的普及时代,宁海木雕佛亦由此而生。有宁波佛教志和日本佛像史记载,公元983年,日本一僧人来华,回国时曾带去台州(时宁海辖归台州)张氏兄弟清刀木雕旃檀一尊和十六尊者(现藏于清凉博物馆),成为当时日本造像之模本。南宋时,宁海陈和卿等一批著名的佛雕艺人被邀请去日本重修东大寺等等,后又有许多宁波佛像被带至日本,至今在日本还可以找到大批宁波人雕造的佛像。明清期宁波佛雕艺术开始走向韩国和东南亚地区。直到民国后期至“文革”期间,才逐趋衰落。宁海清刀木雕佛像主要以杨、柏、杏、桧、榉、楠、黄杨木、檀
宁海根雕
宁海根雕亦称树根雕、柴株雕等,素有“根雕之乡”的美誉。光绪《宁海县志》载当地“古来有人以树艺为生-------”,现存最早根雕作品为明代所制,而其最初创始期可能在南宋之前,可见宁海根雕技艺发韧之早。至清末民初,宁海根雕步入鼎盛期,光其县城内经营根雕的店铺就达18家,1946年时官方曾办过“浙江艺术展”,时宁海人李云波的根雕作品就获得了民国一等奖。但此后却一度衰微,仅少数艺人尚在坚持,进入新世纪后,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现已重现生机。俗话称,根雕之宝,宝在天然。宁海根雕依托当地山区丰富的竹木根资源,以其天然而成的自然美,经人工略加雕饰而成,是一项化腐朽为神奇的民间美术手工技艺。它主要选用杜鹃、栎树
宁海粗十番
“宁海粗十番”是一种流传于宁海一带的民间吹打乐曲,究其起源,一说是从戏剧的开场锣鼓“闹头场”中脱胎而来,二说是从民间吹唱乐中变化所产生,然后再传入戏剧演变成“锣鼓经”,才有了所称的“粗十番”。现在说不清哪个才是它的真正起源,但传统民间艺术的相通相融相承却是被文艺史所一再证实了的。“宁海粗十番”的表演者一般为12人,配有大锣、大鼓、大钹、小锣(俗称三大一小)和中音唢呐,其中大筛锣鼓手兼奏大堂鼓、中堂鼓和战鼓,锣手兼奏大筛锣、虎音锣和京锣,每演奏至0处,其鼓手则以拳代槌进行敲击,风格非常独特。所演奏的乐曲有《冷锣》、《五花锣》、《注回颜》、《将军令》、《转头》、《滚板》、《大转头》、《钦板》、《清
白木小件
宁海小白件,系指宁海民间白木雕刻玩具,也叫“白木小雕刻”。据县志载该技艺距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白杨、银杏、白茶等树木为材料,雕刻成高不过三寸的、反映民间生产生活的小木偶人和与之相关情景的小型玩具,如有木偶人推磨、耕田、划船、弹琴等等的各种场景的充满情趣的作品。清代时县城内春浪桥有一叫“华氏兄弟”雕制的小白件作品曾一度远销南洋;民国时,当地有位叫葛贤文的艺人就也被人们誉为“雕花状元”;据已故传人徐锡土师傅介绍,他的父亲、祖父都是世代从事小白件雕刻的艺人(宁波民间工艺美术期刊1983年第五期有载);1954年,“宁海小白件”被上海外贸公司列为出口产品。上世纪60年代后,因其附加值不高,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