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特产
忻州市民俗文化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主要流行于山西北部的大同、朔州、忻州及内蒙古、河北的部分地区。清代初期蒲州梆子北上,在忻州当地扎根后,逐渐形成北路梆子。其传统剧目主要有《王宝钏》、《打金枝》、《算粮》、《金水桥》、《哭殿》、《斩黄袍》、《血手印》、《铡美案》、《蝴蝶杯》、《斩十王》、《访白袍》、《回龙阁》、《九件衣》、《杨八姐游春》等两百多个。北路梆子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有慢板、夹板、二性、垛板、流水板、三性板、倒板、滚白、介板、花腔等的分别。传统伴奏乐器有文、武场之分,文场乐器由梆胡、二弦、三弦、四弦、笙、笛、唢呐等组成,武场乐器由板鼓、马锣、铙钹、手锣、梆子、战鼓、堂鼓、碰铃、小
五台山佛乐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太行山支系,因有顶似平台的五座山峰而得名,是全国惟一兼有汉传佛教(称“青庙”)和藏传佛教(称“黄庙”)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佛教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两部分。“声乐”是在法事仪式中对各种1的演唱,主要有“和念”、“令调”、“吟诵”和“直数”四种形式。“器乐”是由若干件乐器和法器组成乐队,为1诵咏中的部分曲调进行伴奏或单独进行器乐演奏。器乐演奏的乐曲称为“小曲”。五台山佛教音乐的谱系是“工尺谱”,以师父带徒弟的口传心授方式传承。五台山僧人在点笙(调音)方面有独特的技术手段和调音法。五台山佛教音乐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始终沿用随佛教进入中国的“歌赞”、“转读”、“唱导”等形
河曲民歌
河曲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界偏关、五寨,南界岢岚、保德,西、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内蒙相邻,是一个“一鸡鸣三省”的特殊地区。由于地处黄河弯道,河曲历史上交通阻隔,土地贫瘠,旱涝无定,老百姓灾难深重。这一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形成了当地老百姓每年春去冬回,到内蒙古大青山、河套一带打短工、拉长工的“走西口”生活生产方式。由这种年复一年的离妻别子的痛苦人生中自然产生了咏叹人间离苦、别绪、思念、期盼的“走西口”民歌,当地人称之为“山曲”。山曲属山歌体裁,它形成于何时尚无确定,但在山曲基础上形成的“二人台”,据考已有二百年左右的历史。方志中就有明代河曲“户有弦歌新治谱,儿童妇老尽歌讴”的记载,足见其歌唱传统的久
定襄面塑
定襄县地处山西省中北部,忻定盆地东部,全县面积865平方公里,人口22万。定襄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经济繁荣,自古就有“山西文风数二定,数了定襄数平定”的说法。定襄面塑是远古人类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民间美术的综合遗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它的每件作品都有一种朴素的原始美,塑造的形象简练概括、粗犷豪放、朴实丰厚、天真烂漫、形态夸张、神韵突出,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所反映的内容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民间故事、戏剧人物、十二生肖等,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倍受世人青睐。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的师生,还有台湾、日本的民间艺术学者,都曾多次到定襄采风学习,并在他们的著述中高度评
晋北鼓吹
晋北鼓吹是流行于山西北部,盛行于忻州东部地区的民间吹打乐。2006年同时以“晋北鼓吹”入围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忻州八音”和“五台八大套”同根同源,是这种民间音乐艺术的代表。2008年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渊源:据有关史料记载,鼓吹起源于汉代山西北部。北魏时期开始流传。隋唐时代与散乐结合后,逐渐作为民间吹奏乐被普遍应用于岁时节令、庆典祭祀、婚丧社火等民俗事项中。到明清趋于成熟,晚清盛行。20世纪初达鼎盛。30年代,日寇侵华,受到摧残。新中国成立,迎来繁荣发展的春天。“文革”冷落沉寂,80年代复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远在清光绪初年,就由当时五台槐荫著名的民间音乐家赵承贵,经
雁门民居营造技艺
雁门民居营造技艺是山西忻州的一种汉族传统技艺。代县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雁门古建筑便是典型的富有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的汉族民间木结构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这项古老的建筑工艺仍然昌盛不衰。雁门民居营造技艺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汉族传统木结构建筑艺术,源于杨家将镇守三关时的随军木匠,专门制作兵器、寨堡、城门、关楼、土木结构民房和寺观,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和地质灾害,大木架基本不松动。生活在边城代县的人们总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活出精彩来,例如代县民居,他们将自己的房屋盖得像庙宇一样,随意走进一家民居,满眼的雕梁画栋,砖雕、石雕、木雕,这些可以被视为艺术的东西,在这里却是司空见惯的。尤其代县民居的
神池月饼制作技艺
神池月饼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散、色香味美、久放不馊”的特点,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享誉三晋的名优糕点。神池月饼的制作始于明代初年,经过600多年的发展革新,形成了成熟完整的制作技艺。清末,匠人吕凤斌加工的月饼在当地远近闻名,其子吕永和以自己名字命名创立了“自永和”老字号月饼铺,使用土炉烤制,技艺传承至今。神池月饼制作主要选用当地的优质胡麻油,以营养可口的原料搭配制馅,通过传统模具压制成型和土制炉鏊烤制而成。在过去,当地老百姓都能自己制作月饼,因此,神池也被誉为月饼之乡。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民众饮食结构的改变,传统的制饼技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
八音会
在神池县流行最广的音乐组织和音乐形式,以古代把金、石、丝、竹、瓠、土、革、木称作“八音”而得名。八音会是神池民间器乐演奏组织。曲牌有粗犷激越的“火雷炮”、“十大反”等,有细腻悠扬的“节节高”、“戏牡丹”等。已经收集到的曲式有百余种。1980年,在八音会的演奏中又增添了部分西洋乐器。八音会的演奏深受群众喜爱,民间婚嫁娶及其它喜庆活动均请八音会助兴。
旱船秧歌
在神池传统节日中,旱船秧歌也是一大亮点。旱船多在乡村农民家中演出,每逢农历春节,它要从农历正月初一活动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它调演的目的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有6-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两人手拿连响,相当于撑舵人员,还有一人饰演小丑,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鼓、镲等,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开场的一阵锣鼓音乐结束后,拿连响的表演者会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员也会在每一段内容结束后的最后一个唱词附和着伴唱,但锣鼓声仍不停止。
神池道情戏
神池道情是一种主要流行在山西省境内的晋西北和雁北地区一带的汉族戏曲剧种,同时还传播到内蒙古自治区的巴彦淖尔盟、土默川、陕西的府谷、神木等地。神池道情,以神池县为基地而取名。这一种汉族民间艺术的瑰宝,有着丰富多彩的曲牌及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素有“七弯八转”之称。神池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东沿,是通往陕西、内蒙的必经之地,历史文化悠久。神池道情,是流行于山西北部地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我国俗曲道情的一个分支,是道情艺术花苑中一簇璀璨艳丽的鲜花。神池道情历史悠久,有一些曲调,是盛行于唐代、宋代、元代时的词牌。像“要孩儿”、“西江月”等,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格式。在唱腔上
神池县庙会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也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举行。庙会期间,临时建成的饭馆、酒馆、茶馆林立。它们一般在布棚、席棚中营业,也有设在露天的。主要经销大众食品,如浆水面、大刀面、麻什、臊子面、糊辣汤、水盆羊肉、羊肉泡馍、小笼蒸饺,等等。其中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卖粉汤羊血、红肉煮馍的饭馆。从前,农民赶会时,为了省钱,一般自带干粮。他们进了这种饭馆后,将干粮掰成小块,由对方加工。农民们说,到这种馆馆吃饭,“花钱不多,吃得煎火,卖黄桂柿子饼的,讲究把饼在案板上剁成块,再用镊子揭开其中一块的表皮,让
定襄高跷秧歌
定襄高跷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艺术,多用于元宵节和其他重大喜庆活动。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为庆祝推翻元朝统治和新王朝的诞生,刘伯温号召全国各地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大造普天同庆的欢乐气氛,由南方士兵将江南一带的秧歌引入北方,于是产生了定襄高跷秧歌。定襄高跷秧歌的基本内容包括跷子、走场、动作、表情、化妆、扮相、服饰、道具、音乐伴奏等,一支秧歌队伍一般有30—40人,另有一引跷人。基本动作有坐轿式、骑马式、推车式、行进式、自由式等,舞技有弹跳、跨步、旋转、独立、探海、劈叉等,走场图样有小唐王乱点兵、凤凰展翅、乌龙绞柱、二龙出水,老龙摆尾,金砖墁地,周瑜点将、仙人搭桥、鹊桥相会、柳叶青、梅花
九曲黄河灯游会
九曲黄河灯游会又称灯游会、转九曲等,是流传于晋西北河曲县长盛不衰的大型“社火”活动。清《河曲县志》载:“上元前后三日,祀天关、地官、水官,谓之三元盛会。插灯数百枝,排练宛如阵图,观灯人曲折行其中者,转灯游会也,庶民欢乐,共祝丰年,庆太平之遗意呼。”现灯游会以文笔镇规模最盛,沿黄河边的北元、巡镇、曲峪、沙畔、楼子营、河南村等地都设有组织。九曲黄河灯游会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举办,会场由彩门、灯阵、中心旗杆三部分九个“万”字组成,称九曲,设有九门,分子孙们、太和门、平安门、鲤鱼跃龙门、吉祥门、富贵门、姻缘门、状元门、求子门。转灯前,有入场仪式,由会首对三官行叩拜礼,僧众等手持乐器的在后,炮乐
海潮禅寺庙会
海潮禅寺,位于河曲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旧县村镇南门外,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毁于兵火,清顺治年间重建,道光二年(1822)由祖师朴山更为现名,1986年入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潮禅寺每逢农历正月初八举行庙会,六十年举办规模盛大的法会,信众横跨山、陕、内蒙三省,最多时曾达数万人。海潮禅寺庙会,也称“万人会”、“九曜星君平安善会”,相传农历正月初八是天空九神(星)下界之日,超度凡人,赐福万民。届时,民众南城祭星,设道场七昼夜,年前九日打会,起会时设会坪,为商贾贸易之场所,摆三堂,备四班鼓手,昼夜轮班吹奏。寺前东山门西山门前各有一棵古槐,上边各挂一匹白洋布,届时东槐布上着一条龙,西槐布着一朵花,所
戏剧头盔制作技艺
晋剧头盔制作技艺工艺严格,样式考究,不同的头盔代表不同的脚色行当、人物地位。晋剧头盔制作、设计系梁在全祖孙三代家传手艺,流传至今已逾百年。据梁氏后人回忆,梁在全生于清末,8岁起做学徒工,师傅无其他传人,遂将戏剧头饰制作技艺倾囊相授,解放前梁在全在山西崞县宏道(现属于定襄宏道)开过戏剧用品铺,解放后他把头盔制作技艺传承于子孙。梁氏戏剧头盔材料讲究、工序繁多、工艺严格、纯手工制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步骤:首先,把麻纸用面糊一层一层裱起来,共十余层,晒干,画图;然后,按照不同的样式用小刀裁出来,再用骨胶铁砂组合起来,成型;最后,经过上粉、刷漆、贴银箔、点翠、组合上绒球、空心珠最终完成。梁氏戏剧头盔品种
定襄古代戏装制作技艺
宏道戏装头盔制作是定襄县宏道镇梁氏家族祖传手艺,传承至今,已逾百年。宏道镇地处定襄、五台、原平三县交界处,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为农、商、牧集散之地和水陆码头,也是山西文化大镇和诗歌之乡。旧时,每逢农闲,村人置办红火,戏剧、社火、秧歌、跑船等民间艺术种类繁多,促进了地域性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也催生了当地戏装头盔行业的出现。宏道头盔一直延续着家族式生产模式,口传身授为主,大多以各剧团提前定货生产和按剧团要求制作。制作流程大致可分为二十六道工序,依次为裱纸、作图、镂剪、涂胶、夹纱、粘丝、漂粉、堆粉、上漆、贴铂、勾金、点翠、粘蓝、成圆、组装等。宏道头盔基本分为软硬两大系列,五大类别,及盔、帽、冠、额、巾,
代县酱菜制作技艺
代县素有“菜代州”之称,有记载的蔬菜瓜果腌制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雁门关周边守兵蜂屯,官宦蚁杂,粮草远距离征集,蔬菜因不易储存必须就地调济,腌制酱菜的民间工艺便应运而生。聪敏勤劳的祖先在用盐腌制蔬菜加以贮藏的过程中,代代相传并不断改进工艺,使之成为代县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县酱菜制作精细、用料考究、花样齐全,其风味特点是酱香浓郁、焦黄透亮、酸咸适口,食后回味无穷,闻名晋、陕、蒙、冀、鲁、豫。酱菜的种类有大菜、小菜,分为酱渍、盐渍、糖渍、醋渍,不同的配料和不同的工艺会产生出不同的风味特点。原料一般有白萝卜、芥菜、苤蓝、莴笋、洋芋、芹菜、白菜、茴子白、乳瓜、小茄子、尖椒、地梨、瓜条等。配料有黑酱
鞭杆
鞭杆又称鞭杆子,汉族武术短器械之一,在甘肃、山西、宁夏、陕西等省流行较广,尤以山西为盛。据不完全统计,山西境内传有八仙鞭、12手鞭、13鞭、15手鞭、24鞭、32手螳螂鞭、36鞭、梅花双十字鞭、三才鞭、尺八鞭、56手舞花鞭、盘龙鞭、63鞭、心意六合短棍、八合鞭、乱马撅、子母顺手鞭、纽丝鞭、九连环鞭、七星鞭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五台人张含之及弟子陈盛甫、杜大兴、武跃文等传授的驼骡鞭。明清时期晋商以骆驼和骡马组成驮帮,向外输送煤炭和土特产以交换钱物和生活用品。在当时的条件下,骆驼与骡马是长途运输的主要工具,晋北的驮帮主要往来于西北口外(今内蒙一带),由于路途遥远,常有强盗-,为了自卫必须进行武
五寨八大角秧歌
八大角秧歌是流传于山西五寨、神池一带的集说、唱、舞为一体的民间舞蹈艺术,因其主要角色为八人而得名。八大角秧歌历史悠久,当地流传其起因有二:一说源于元末农民起义,另一说来自梁山好汉三打大名府的故事。《山西舞蹈史话》曾记载:“在山西民间,宋、金、元时期的舞蹈有《迓鼓》、《八大角》等。”八大角秧歌的角色有28人(可略增减),主要有引头鞑子、抽鼓、拉花、老婆、老汉、愣小子、愣女子、风公子;演唱内容丰富,题材上有山歌、牧歌、情歌,曲调上有信天游、爬山调、四句头、三句半、顺口溜、莲花落、说花嘴、数来宝、快板、相声等;器乐多用打击类,主要有堂鼓、小锣、铙钹、铰子、大钗、小钗等,吹奏类有锁呐、笙等,后来也有加
神池硬架子秧歌
硬架子秧歌是流传于山西省雁北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主要分布在神池、五寨、朔州、平鲁、偏关等地,以广场地摊表演为主。关于其起源,当地流传着两种说法,一说在清朝道光年间,有一恶霸勾结官府,鱼肉乡民。义侠朱光祖广邀四方英雄好汉,于庙会时布阵设伏,一举将其剿杀。百姓感其恩德,据此编成秧歌,在广场表演,流传至今。另一说是来自《水浒传》梁山好汉三打大名府的故事。神池硬架子秧歌有角色18名,前8名有鼓子4名(老生、须生各2名),拉花4名(旦角装扮)。后8名有身穿长袍、手摇羽扇的官先生,风流潇洒的风公子,身挂串铃的毛小子,村姑装扮的毛女子,老态龙钟的老汉,一手舞弄棒锤、一手拿小笤帚的丑婆婆,穿开裆裤子的楞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