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南平特产
南平民俗文化
木雕活字印刷(光泽县)
在光泽县寨里镇,还保存着一种古老的木雕活字印刷作坊。他们仍然沿用着千百年来先民们发明的印刷技术,早在北宋仁宗时期(1041-1048),传说中的毕升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在同时期人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就有详细的资料介绍。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梦溪笔谈》中所介绍的活字模是用泥雕烧陶而成的,而在光泽县寨里镇,民间艺人邱盛衍,至今仍保留了自雕的木活字模印刷书籍的技艺。而且还具有实用价值。从古至今一代一代仍在传承的一种古老技术,仍有顽强的生命力,不可不谓是一种奇迹。《梦溪笔谈》中介绍的泥雕陶字技术,避免了木雕活字不能经久的缺点。但经过不断的改进,到了明、清时期木雕活字技术日渐成熟,并得到广泛
王台太平鼓
越王台太平鼓相传是汉闽越王诸在抵御敌军凯旋时,为庆贺抗敌胜利,保一方太平而编排的击鼓敲锣活动,后发展到每年正月迎佛时进行,用以祝颂风调雨顺,一年平安。由于这项活动规模大、操练难,很长一段时期已经中断。直到1995年,在挖掘王台文化遗产时,根据王台村民提议,由镇文化站组织人员收集散落在民间的鼓谱教具,进行整理加工,并聘请民间艺人传授鼓技,重新组建了太平鼓队。基本内容:太平鼓由四面大鼓、二十面(可多达40面)小鼓、十一面战旗、三付铜钹(锣可多达20面)组成。大鼓高80公分、直径60公分,只能置于地上敲击。为了便于行进表演,小鼓则用肩挎。鼓手们身着象征铠甲的黄衣黄裤,胸佩护心镜,腰系护腰带。队形以方
延平闽蛇崇拜民俗
樟湖镇崇蛇习俗历史悠久,有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但这一习俗的流传时限不止于此,其历史的渊源可追溯到福建古老的土著文化——闽越文化。如今,在闽江流域崇蛇文化圈中,仍保留着比较完整原始古朴的蛇王庙、游蛇灯、赛蛇神等民间系列活动,甚称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崇蛇民俗活化石。游蛇灯起源于清末时期,传说樟湖地形象块木排,漂浮于闽江岸边,怕被洪水冲走,而蒙受灾难,人们祈求蛇神保佑,因此每年正月上元灯节,家家户户制作灯板,举行游蛇灯活动,游蛇灯高潮时,将它游到江边作环绕形,意味着为“木排”更换上新的竹笮扎在石笋上,万寿塔象征着竹篙固定排尾,新的一年里人们可以安宁地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游蛇灯从初六至二十一,按
茫荡筠竹烛桥灯
每年正月十三之夜,延平区茫荡镇筠竹村里,欢声笑语、热闹异常,村民们舞起了自制的烛桥灯,以独特的方式欢度元宵佳节,欢庆丰收年景,祝愿新年气象。据传,闽王王审知第二十八世孙王佑,系筠竹始祖王成都之曾孙,其因木匠手艺精湛,于明初受皇帝册封为“四大匠人”之一,封龙凤标票加玉印,王佑奏帝曰:“谢主龙恩,在下身居深山辟壤,匪祸日胜,受此厚封,恐难安居。”皇上曰:“再封汝神铳四口。”当时,神铳几口是身份的象征,只有京都、省府或是受皇帝御封过的人的家乡方可燃放四口神铳,其余地方只能放三口以下神铳。王佑进京受封时,正值京城闹元宵,家家张灯结彩,龙灯、舞狮热闹非凡,各呈异彩。王佑深受启发。返家后,自创一格,集龙灯
岭炳洋畲歌
唱山歌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相传畲民是五帝之一帝喾(高辛氏)的后代,以盘瓠为祖先。盘瓠(又叫龙骐)死后,要做三天三夜功德(超度升天),第一夜,经收被贼偷光,子孙们只好改为唱山歌来超度畲族的老祖宗升天。(有畲族《高皇高》为证),可见畲族唱山歌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据有关资料证明,在明末清初就有畲民定居的岭炳料了。据岭炳洋的雷氏碑可证。此墓碑立于乾隆十二年(1746年),墓碑上刻着其子孙四代人之名字,足以说明明朝末年雷氏人家就生息劳作于岭炳洋了。也有部分畲民是清朝咸丰年间从古田迁徙到此地。一、山歌内容丰富有追述本民族来源和迁徙的《麒豹王歌》有取材于汉族和本民族民间神话和故事传说而编成的小说歌,如《梁
太平十番
民间器乐曲《十番》,源于福州,明清时期传入樟湖溪口,至今约200多年。民间器乐《十番》于1990年由樟湖溪口传入南平,并于2003年由延平区文化馆牵头成立“延平区文化馆民间喜庆表演队”。现《十番曲》已风行延平区各个乡镇,《十番》已成为乡村庙会必不可缺的踩街器乐曲。由十种乐器,即:浪串鼓、大锣、小锣、大拨、小拨、小锁呐、笛子、二胡、三弦、斗卷十种乐器组成的合奏曲。早在明清时期,福州地区庙会、元宵庆典、踩街已开始使用此《十番》曲。20世纪初传入樟湖地区。由师傅“无头珠”(已故)传给张安清(现年89岁)。20世纪六十年代传给黄毓顺。《十番》曲它是一种以风俗的性质通过非正式非官方形式创造、传播的文化现
伏虎禅师信仰
延平区樟湖镇伏虎庙有千多年的历史,庙宇壮观,庙内建有三大厅,中间大厅供奉伏虎禅师、庭弹佛祖、江公祖师,后厅观音娘娘、弥勒佛,左边有三圣尊王,右边五显大帝,下厅戏台,每年正月十六三圣王出街巡游,游龙灯纪念伏虎禅师在今尤溪收服蛟精,畅游下尤溪河道的丰功伟绩,皇上御赐“千江明月”御匾。特别是正月十五元宵竹龙造型在樟湖地区是独一。在竹龙出游时,龙头高举,龙尾地上摆动,在空地上环绕。在跑龙时,竹龙型如翻江倒海,这是再现伏虎禅师当时收服蛟精时的阵势,一直沿传至今,以示后人。另在二月十六伏虎禅师收蛟胜利纪念日全村斋戒,做明头炸油饼,明头是皇上御赐千江明月的明字而订名(用酒米、绿豆、红糖三合一的制品)古称明头
脚跟糍制作技艺
脚跟糍,即“脚踵糍”,因外形如脚跟而得名,亦称脚掌糍,邵武名小吃。脚踵糍的制作,将粳米与籼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浸泡后磨成米浆。将沉淀的米浆放入热锅内搅拌成半熟状起锅,在搅拌过程中要边搅拌边倒入适量的天然碱水(将富含碱的植物烧成灰,放水浸泡,过滤出天然碱水,供做脚踵糍用),接着将半熟的米浆团搓成条,用刀切成半厘米厚的圆饼状,捏成周边微上翘、中间凹的椭圆薄片,如同用脚跟挤压而成一般。再将5至6片薄片叠成趸,放入笼屉,用旺火蒸。蒸时要在糍上面放上用五花猪肉做的米粉肉。蒸制过程中,肉的滋润涤去了米的生涩,滋润了脚踵糍而平添口感,米粉肉的肉质也变得肥而不腻,在米膏上蒸熟的米粉肉,又吸收了天然的米香,一口
邵武和平游浆豆腐制作工艺
南平邵武市和平镇有几户专门做豆腐为生的人家,他们做豆腐与众不同,传统的豆腐制作不是用石膏就是用盐卤,而他们既不用石膏,也不用盐卤,只是在头一天的豆浆中留下一点,次日煮豆浆时一边搅动大锅里的豆浆,一边慢慢注入昨日留下的陈浆,以陈浆作为酵母制成豆腐,这种豆腐就叫“游浆豆腐”。这种豆腐细嫩爽口,且绝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副作用如胆结石等,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游浆豆腐这种独特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2007年,“邵武和平游浆豆腐制作工艺”被列入南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太平“戏神”田公信仰
“戏神”田公元帅原名雷海青,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宫廷乐工。安史之乱期间被安禄山所俘。安禄山命雷海青为其奏乐,雷海青忠贞不屈,用琵琶掷击安禄山,后被安禄山杀害,不屈殉国。唐玄宗返回长安后,感其忠义,给他封了称号,尔后历代皇帝都给加封。到了南宋时期,因雷海青有率天兵天将杀敌传说,又加封他“天下兵马都统大元帅”。又因雷海青在显灵时,在天上的帅旗“雷”字被云朵遮住上半部,只显出个“田”字,故被人称为“田公元帅”。基本内容:1、日常许愿、还愿、进香、祭拜等活动。2、每逢初一、十五进香信士更为众多,到此祈求家人平安、增福、添寿等。3、每年六月二十四日为“戏神田公元帅”诞辰日,有举行盛大庙会,有元帅巡街、受祀、
松溪民间版画
松溪县位于福建省北部,北纬27°24′-27°51,东经118°33′-118°55′。总面积104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6.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6万人。通行闽北方言建瓯话。松溪县地处仙霞岭南端和洞宫山余脉交汇,中低山环绕县境四周,河谷平原分布县境中部溪流两岸,在山地与河谷平原之间,错综分布低山丘陵和山间盆谷。构成松溪县四周环山中央低陷的层状总体地貌特征。全县地势大致从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点在北部溪东乡的龙头山,海拔1349米,最低点在西南梅口村附近,海拔170米。松溪干流依地势自东北入境斜贯西南。全县海拔千米以上山峰有40座,多分布在县境四周。主要山峰有湛卢山,省
政和配茶习俗
政和是福建着名茶乡,种茶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出产许多名茶。这里的人们种茶、饮茶、用茶、爱茶、说茶、写茶,渐而发展为茶文化,有茶节、茶歌、茶舞、茶诗、茶礼等。政和配茶风俗别具一格,有别于闽南的品茶、浦城的桂花茶.政和配茶习俗流传于高山区的澄源、杨源、镇前等乡镇,这一带海拔在900米以上,尤其是冬春两季,云雾缭绕,寒气袭人。由于寒冷,人们多围坐在火炉旁、灶旁,边取暖边聊天,逐渐形成配茶习俗。据考证,这习俗起自唐中叶,先在富人家流行,宋时得到发展,成为民间普遍的习俗,经明清完善,延至今日,是政和民众喜爱的传统礼仪。配茶是先将茶叶放入陶壶或铜壶中,置于炉灶炭火边取温,约30分钟水沸,然后添到茶碗中。后来
杨源英节庙会
每年农历八月初六和二月初九,为祭奠唐末(878年)福建招讨使张谨和其副将郭荣的生日活动,每次庙会家家户户将祭品送庙供奉,并抬着神主金身,由神铳开道,仪仗队依次排列,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张”“郭”大旗招展,彩旗飘扬,队伍绕村登上“桃花岛”祭祖堂内,点香焚纸祭拜,二十支神铳争相鸣放,人们和唱着四平戏曲,至午方回。每次庙会“四平戏”剧团演戏三天三夜。
东平后布畲族文化节
始创于2001年,此后每年六月初六日举办,为畲族特有的节庆活动,有祭祖、揭像、祭拜、宣读倡议书、表演杂技“打碗花”等活动。午餐以特制的“乌米饭”、“菅粽”招待客人,简朴而又独具一格。
葫芦潭畲族打醮
“打醮”是一种祭祀仪式。南平邵武市桂林乡盖竹畲族村葫芦潭自然村的“打醮”,是当地兰姓畲族祭祀其先祖“五老佛”的活动,其宗旨目的及内容与当地汉族的傩舞基本相同,“祈安、酬恩、保安”,也是除疫消灾、祈求平安、庆丰收等,但形式完全不同。是少数民族畲族中兰姓举行的一种特殊民俗活动。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十五和正月初六举行,要经过洁坛、早朝、午朝、建醮、秉烛、洒水、上香、安方、结界、请十方、排位、请天神、做家糍、回神(送神)、结束16道程序,其中午朝和建醮有“走阵”,有点接近傩舞,但只在做道场的地方“走阵”,不像傩舞走村串户。2007年,“葫芦潭畲族打醮”被列入南平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原名:传子木偶戏)为浦城文人创造,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诞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演出节目自隋朝开始,一朝一朝按次序传演,直到明朝为止,内容为每朝历史故事,故称传子。清顺治时,浦城绅士王明秀酷爱戏曲,常集友吹唱,后根据《水浒传》人物命匠人制作108个木偶,罩以戏曲服装,称108将,又称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每个木偶配一块提线板,板上拴11根提线,木偶操持灵活自如。有一木偶称郭公,浦城话称王乞止,类似戏班中的丑角。提线木偶戏节目繁多,按朝代分期,节目内容基本分三大类,一是上天类,神仙佛祖故事;二是宫廷类,帝王将相故事;三是民间类,渔樵耕读故事。唱腔为江西弋阳赣剧高腔
新娘茶
这是流行于境内杨源、坂头一带的民俗,即每年农历端午节前一天的五月初四,本年度娶媳妇的人家,都要置办丰盛的“新娘茶”(也称“端午茶”)招待乡亲。此茶宴类似酒席不同于酒席,他以茶代酒,用新产的上等云雾茶叶,取清泉流水或井水用陶瓷瓶置灶膛烧沸冲泡之,清香甘醇,由新娘逐一敬客;席上没有鱼肉佳肴,其“佐料”均属自家腌制的菜干、咸菜和瓜子、豆子、花生及各类糕点,多至二三十种,以显示新娘子的手艺精巧和主人的热情好客;不似酒宴需等客齐开席,而是随到随喝,数巡告辞;来客均为老妇人,服装整洁,不属主人特邀,且不需随带礼物。置办“新娘茶”的主人,需事先备足每条九寸长红喜绳(即红头绳),待客茶毕离去时,由新娘将红喜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