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绵阳市特产
绵阳市民俗文化
文昌祭祀
文昌祭祀源于梓潼氐人的祖先祭祀,是在文昌信仰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文昌祭祀包括道教祭祀、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三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不同的程序和礼仪。道教对文昌帝君张亚子推崇备至,有着较为复杂的祭祀科仪。其中,《广成仪制文昌正朝全集》影响最大。祭祀前需设道坛,道坛前供奉“虚无自然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九天开化七曲文昌宏仁帝君更生永命天尊”神位。道坛对面是对坛,供奉“先天御前持心护道三五火车王天君威灵显化天尊”、“文昌佐理应感一切威灵”、“三界功曹四值使者”神位。道坛两边是经师、高功、二科。高功、二科、经师在开坛曲中入坛,其中经师从师门进,打三恭后回到经师位。经师所用的乐器有鼓、铙、铛
高跷狮灯(黎雅高跷狮灯)
高跷狮灯就是踩着高跷耍狮子,离地面约40厘米。黎雅高跷狮灯起源于七十年代末。当时,该镇白沙村5社的孙先能三兄弟受高跷的启发,于是将两者融为一体,就有了黎雅高跷狮灯。孙氏三兄弟本来会耍地狮子,曾师从孙传道、刘云生等人。高跷狮灯产生之初,并不是所有角色全都踩高跷,只有笑和尚踩。因其新颖,很受群众喜爱。八十年代初,舞狮人也由在地上跳变为踩着高跷跳。到最后,又添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角色,所有的表演人员都踩高跷。九十年代初,应游仙朝真四大队之邀,黎雅高跷狮灯队又把这一技艺传给了他乡。近几年,黎雅高跷狮灯队曾数次在县内外表演,其中在梓潼县城的传统民俗表演活动中,多次获得一等奖。
花花锣鼓(三台紫河)
我地民间花花锣鼓据先辈口头传说出现于明清时代,清末极为流行,民国时期家喻户晓。建国初期,农村也还依旧盛行,多以姓氏或农村院落情趣者各自自然成组,自玩成趣,代代相传,逐渐形成很有韵味的中国乡间打击乐曲系。在一个县市区内体系大同小异,但内中由于属器及击打方式不同,各地也有不同风韵,有的激烈、有的舒缓、有的好像在诉说人类人生的心情。总之它突出了乡村的文化生活,它与川剧锣鼓齐名,乐器有锣、钹、鼓、高低音不同的马锣二至三个;花花锣鼓曲谱分头子、尾子、夹花,它比龙灯锣、狮子锣内容丰富得多,很具有欣赏性和参与性。人们常用来朝庙,游山玩水,上坟祭祖,特别是节日喜庆之日,有了它来助兴更显欢乐有趣。每年腊月敬灶后
糖画(梓潼)
“糖画”起源于唐代,在四川广为流传。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黄糖或白糖来作画,既好吃又好看,又是一种极具乡土特色的风味小吃。创作时尤如画家作画,色似美玉、琥珀、玛瑙,造型十分生动可爱,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可称即时艺术。又名“倒糖饼儿”、“糖灯影儿”、“糖有味儿”、“糖泥娃儿”,很受人们喜欢,特别是小孩子更对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情有独钟。制作糖画时,用铜勺舀起已熬制好的糖液,执于手中,便胸有成竹地在大理石上挥洒自如作起画来。或勾线,或泼面,或用点、提、按、顿、挫,随心所欲。点睛时,将铜铲刀倒竖起来,用把子在糖画上转压一下,动物、人物的眼睛就立即凸现出来了。用不了多大功夫,一幅生动的糖画便做成了。粘上
揪揪会
“揪揪会”在三台县立新镇、黎曙镇、三秀乡,中江县黄鹿镇、双凤乡,绵阳市涪城区玉皇镇、关帝镇等镇乡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传承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至二十日,远近城镇乡村中的男女老幼、青年妈妈都要带上自己的孩子,古时骑马坐桥,现在乘座各种车辆或步行聚集在斗真观山顶朝会,会期上万人次,热闹非凡。先祭斗姆妈妈神,然后自由认识,说笑嬉戏,0时可以相互揪身,以此为乐而不犯讳。参会者认为,谁揪的次数越多,谁就是当年最吉利的人,不仅孩子好带,而且办事也非常顺利。民间歌谣:“要得百事对,参加揪揪会”,“揪一揪,百病休”;年轻妈妈和姑娘打扮时髦,又有“要吃挂面中江县,要结婆娘斗真观”等传说流传至今。会期长达
龙抬头
据传陕西布龙地师名廖道,自陕西“龙尾山”布龙至此,确认此地是龙头山脉。在山脉正点处压了一枚穿眼铜钱为记。不久当地又有一布龙地师名侯道也布龙至此,又确认此地山脉是龙头,在正点处插了颗金针为记。廖道从陕西运来金骨正要埋藏时,正好碰侯道,两个互争不让,闹到府衙,经查证实属,金针插入铜钱穿眼之中,判断为“金针插铜钱,二家都无缘,打公修庙宇,太平千万年。”“龙头山”之名从此轩然传开,源远流长,从古至今。“龙抬头节”据明代出土石碑记载:唐德宗时,钦定为二月初一为“中和节”;唐玄宗时,钦定为二月初二日为“龙头节”,初三日为“踏青节”。从此,二月二成为龙头山既定的盛大佳节。社会各界朋友前来瞻仰龙头山“龙眼”,
云台观庙会
云台观庙会指产生并盛行于云台观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朝拜活动,每年规模较大的会期主要集中在农历的三月初一、五月十八、六月十九三个时间点,分别称之为祖师会、城隍会、观音会。一到会期,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来到云台观顶礼膜拜,祈福求平安。云台观庙会是这三个会的统称,其中又以城隍会规模最为宏大,其主要活动形式为团体敬香、朝拜以及化装-等形式。云台观庙会与云台观的建筑发展而同步发展。云台观自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开始修建以来,已有800年历史。随着云台观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庙会的香火和人气也愈来愈旺,成为方圆50公里内三台、中江、大英、射洪四县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广大善男信女心目
婚嫁习俗(三台)
哭嫁是通行于潼川各个地方的传统习俗,其普遍形式是新娘在出嫁前,以唱歌的方式抒发伤别、哀怨甚至悲愤的情怀。哭嫁作为特殊的婚礼习俗,其结构完整,演唱灵活,内容丰富,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哭嫁因为有一定的韵律,动听,故称为歌,是新娘出嫁之前的一项哭唱仪式活动。哭嫁歌属于民间歌谣,有强烈的叙事性,一般为即席作,见娘哭娘,见婶哭婶,哭有曲调,抑扬顿挫,是难度很大的哭唱艺术,是文学、音乐和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从哭嫁歌的形式、种类、腔调和内容上兼备“哭”、“唱”、“悲”的基本特征,具有集体性、自发性的特点。哭嫁歌的歌词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兴修饰手法和夸张比喻手法运用较多,重叠、反复及谐音双关语也经常运用,具有
磨刀会
三圣宫“磨刀会”是长期盛行于世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朝拜活动。相传三国时期蜀国的刘、关、张三圣是在三台县新德桃园坝举行的结义仪式,历史上称“桃园三结义”。而张飞又有“上午载树,下午遮荫”的神通。蜀国大军驻扎刘营、新德桃园坝,广大人民群众为感谢张飞载树荫民,而于每年阴历五月十三(结义之日)举办磨刀会。一到会期,来自四面八方,各条战线及国内外信众到三圣宫顶礼膜拜,祈福平安,规模宏大,其主要活动形式有:关庙圣君抬轿化装-、团体敬香,关平、周昌端水,张三爷磨刀求雨,为此祈求千家万户平安,不遭旱涝灾害。“磨刀会”与三圣宫的建筑发展而同步发展,三圣宫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70年历史。随
灵峰寺庙会
灵峰寺正月十五庙会是三台县唯一的、民间自发组织的以庙会为主兼农具交流会二者合一的盛大庙会,还有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庙会,一到会期来自于本境及邻县的善男信女及群众前来参加庙会,游人如织,道为之塞,以团体结伴或个人的形式前来寺庙顶礼膜拜,祈福求平安。历史沿革及价值:具现存钟楼记碑文记载,唐、宋时代已成佛教胜地,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活动场所,其殿堂庙宇之雄,山水林泉之美而声名远扬,相传现存于山门之上的“西天佛国”石刻巨匾为唐代高僧玄藏手书,现保存完好的睡仙洞,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五代宋初大理学家、养生术家,陈传老祖隐居-之所,堪称寺庙古迹一绝、唐代画圣吴道子手迹“观音大士立像图
吴氏宗族祭祖仪式
吴氏宗族主要分布在三台、中江、射洪、梓潼等周边市县,距福建龙岩迁来四川安居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周边市县已发展到5万余人,吴氏宗族祠堂座落在三台县西平镇兴盛街社区凯江沿岸,依山傍水。吴氏宗祠规模宏大,保存完好,距三台县城34公里,中江县城20公里。吴氏宗族祭祖仪式分为请神、堂祭、墓祭。堂祭(祭祖三献礼)全体裔孙及敦睦堂始祖中旌公、杨氏祖婆后裔,男女人等,排班就位。开字辈、振字辈就位。全体裔孙虔向于吴氏肇基之祖泰伯老祖;吴氏传嗣之祖仲雍老祖考妣神位前;敦睦堂始祖吴公中旌、吴母杨氏太君神位前及吴氏历代始高曾祖考妣之神位前,初献礼成亚献来临,全体后裔虔向于吴氏肇基之祖泰伯老祖;吴氏传嗣之祖仲雍老祖考妣神
永定碑记及定远的来历
定远场镇的兴起,与五圣宫寺庙有关,这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寺庙,占地约五亩,正殿塑有五圣像,分别是文昌帝君、武圣帝君、孚佑帝君、观音菩萨、真武祖师,故取名五圣宫。明、清以前,仅有人在定远买卖桑叶,由于这里是梓潼、盐亭、剑阁交界处,三县地方势力为了争夺地盘,常在这里恶斗,据《永定碑记》记载,为了永远安定团结,将此场定名为永定场。乾隆四十年(1775),有外地迁入的客民涂、孙、张三-主,分别代表梓潼、盐亭、剑阁三县定远人,抱着兴场,永远安定、团结和睦,结束相互争斗,他们联名请求知县朱帘将永定场改名为定远场,按照当时市场管理的体制,由官府设立斗纪牙行收取行费支应场上差务(斗纪:官方在粮食市场设的管理机构。
火龙(三台县郪江镇)
“火龙”是指距县城22公里处的乐加乡场镇和距城45公里的国家级文保单位郪江汉墓群、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郪江镇民间自发组织的一种喜迎新春、祈求平安的特殊制作表演艺术活动。人们仿龙的形状,用纸竹扎成作为道具的龙。表演时,表演者和观赏者互动,观赏者用点燃的烟花朝着表演者喷烧的这种表演活动称为烧“火龙”。“火龙”,仿龙的形态,用纸竹扎成,包括龙宝、龙头、龙身、龙尾四部分共九节。龙宝直径30-40厘米,嵌于饰有彩绸的宝架中,可以转动;龙头直径80厘米,龙嘴长40厘米;龙角长50厘米;龙须飘飘,龙眼外突;龙身长20米,直径50厘米。而火龙队又是由执掌宫灯、排灯、灯幡、灯牌、火龙灯、乐器等各个环节的40多人组成
石工技艺
罗成双,生于1948年11月,梓潼县宝石乡白马二社人,为宝石及周边地区有名的石工艺人。罗成双17岁开始随父学习石工技艺,至今已有40年。因有父亲的指点,加之自己刻苦钻研,罗成双的石工技艺渐入佳境,不仅能打碑,而且能自己写碑,自己设计各类花纹图案。据罗成双介绍,宝石及周边地区很多碑都为他所刻写,请他的人很多,一般从写碑到图案的设计,到打碑,都由他独立完成,因而受到雇主的欢迎。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就近实地观看了他所刻写的碑,并进行了拍照。其中有两处极有代表性,体现出了罗成双高超的书画技艺和石刻技艺。共中一处为罗成双为自己和夫人事先预备的墓穴和墓碑,墓穴设计颇为独特,墓门为活动式的,可以开关;墓碑除对
梓潼民歌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古老的艺术花朵和最为悠久的文学样式之一,也是反映民俗的一面镜子。梓潼民歌,是梓潼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绚丽花朵,它活跃于广大城乡,有很强的生命力,为群众所喜爱,是群众生产劳动、生活、娱乐的重要精神食粮。梓潼民歌是在梓潼氐羌土著人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当中产生的。现在已经收集整理的有310首(见附录1:梓潼民歌目录)。我县民歌分布较广,内容也比较丰富,有独特的地方色彩。时至今天,民歌在梓潼大地广为传唱,种类繁多,有号子、山歌、情歌、田歌、灯歌、风俗歌等数十种,内容十分丰富。号子是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进行生产劳动时,一般是集体劳动时为了统一劳动节奏而创作出来的一种民歌形式。梓潼的号子种
说春跳傩傩
春,是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夏历正月至三月。在春天到来时,人们总要举行一系列的迎春活动,以祈来年中风调雨顺,年成大吉,六畜兴旺,人寿年丰。旧时,在梓潼县,每年农历腊月初到立春前,主要是正月初十到二月春分时,都有人扮着“春官”,拿上皇历(即历书),翻山越岭,走乡窜户,去投送木板印刷的,上有农时节气,各种禁忌以及“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等字样以及画有春牛图的历书。春官扮演者,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的春牛,右手拿“春棒”,每走到一家,就即兴编一些歌谣来演唱,向主家祝福,然后奉送皇历。人们把这种民俗活动,叫做“说春”。跳傩傩。傩,是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一种仪式。《论语·乡党》里面就有“乡人傩”的记载
陈家河水碾米
陈家河,也就是现今的梓潼县仙峰乡。位于梓潼县西北角42公里处,为剑阁、江油、梓潼三县交汇之地,潼江入口处。潼江发源于老君山白阳洞,向下汇集成马阁水,经江油厚坝、重华、河口进入梓潼陈家河。陈家河因潼江纵贯南北,以当地一陈姓望族大户而得名。此地山低丘浅,青山绿水,风光秀丽。水土质优,土为黄潮泥性土,粘性大,土壤中铁的含水氧化物较为丰富。加上林木葱郁,雨水较多,光照充分。因此,最适宜于种植水稻,自古以来,这里就以盛产水碾米著名,据传始于晋,名于唐,盛于清。于唐代被列为“贡米”,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陈家河水碾米无数石。陈家河水碾米称为贡米,这有一定来由。据传,唐天宝年间,唐明皇为避“安史之乱”而幸蜀,来
梓潼杂技气功
彭文清七岁开始在梓潼县卧龙镇金谷村上小学,十二岁小学毕业考上潼江中学读初中,十四岁初中毕业又考上本校高中班就读高中,七九年彭文清十六岁在潼江中学高中毕业。但当时正掀起武术热,彭文清也是一个学武的爱好者,于是回家说服了父母,就进梓潼县去找当时武术协会副主席吴亮全老师想拜他为师,吴亮全家住在县城滨河路农业银行旁,从小拜全国著名武术家少林寺方丈海灯法师为师,学会了少林拳、地躺拳、硬气功,他当时六十左右,身体相当强壮,拳法和硬气功硬是惊人,大约八九年去世。他看了彭文清给他表演了几个基本动作后,认为彭文清是一个练武的好苗子,最后就决定收彭文清为徒,从此以后彭文清在老师指点下,刻苦练功,热练三伏,冷练三九
长卿唢呐
长卿唢呐也是在梓潼氐羌土著人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当中产生的。现在已经收集整理的有86首(见附录1:梓潼民间器乐曲目录)。长卿唢呐分布较广,主要在长卿、南桥、青岭、许州等地流行。内容也比较丰富,有独特的地方色彩。时至今天,长卿唢呐在梓潼大地广为传演,种类繁多,主要由川剧锣鼓和唢呐演奏,应用在红白喜事,欢庆丰收和节日庆典场合,内容十分丰富。长卿唢呐的演奏乐器主要是唢呐和锣鼓。分布梓潼且境内。梓潼马鸣的冯伯通,1903年出生于梓潼河心乡牛蹄山村,12岁开始在梓潼、江油、剑阁一带业余戏班搭班,师承戏班内一位姓肖的师傅学吹唢呐,后只身一人在外跑江湖,当吹鼓手,由于有一定天赋,加之勤奋好学,广采博纳,因而在
罗氏按摩〈盲人按摩〉
国家目前最好的推拿技术在操作过程中引用先进设备辅助治疗,如牵引技术,将患者俯卧,固定患者身体,强力拉直患者,然后着力推拿患者病变部位,须连续理疗数个疗程,病程长,康复缓慢,如遇手脚变形则疗效甚微。罗氏经络推拿术不需器械配合,用经络推拿术打通全身经络,促进各神经部位功能,使体内沉积物流随新陈代谢排出体外,刺激细胞再生,让患者生命出现活力,显年青健康状,理筋舒络让患者痉挛部位舒张,这种理筋舒络工序复杂须静心专注,施术者如心有杂念,会适得其反,令患者痛苦不堪,较正常情况下,须配合施术者技术难度大,杜绝初学者用此技术。对手脚变形,股骨坏死,椎间盘压迫神经出现的其它症状,中医推拿分而治之,疗程长,疗效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