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赣南采茶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赣南采茶戏源远流长,是集客家文化之大成的一种表演形式。形成于明末清初,迄今约有四百年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载:“采茶戏最早出现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在九龙茶山,茶农们为了解除劳作的辛苦,为了传递相互的情感和信息,而引吭高歌;茶农们还在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的时候,以民间灯彩的形式,走村串户,自娱自乐。于是,“采茶歌”“采茶灯”便应运而生。赣南采茶戏正是在,“采茶歌”“采茶灯”的基础上吸收赣南其他民间艺术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

  至明末清初,赣南采茶戏已形成了一个有行当、有独特表演风格、有音乐特点的地方剧种,而且还有职业的班社,并先后传至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云南台湾等地。到解放初期,赣南采茶戏已有传统剧目百余个,有的已失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俗称“四大金刚”的四出大戏:《四姐反情》《卖杂货》《上广东》《大劝夫》。还有被人称为“四小金刚”的《睄妹子》《补皮鞋》《钓拐》《老少配》。

  赣南采茶戏音乐丰富多彩,现有三百多个曲牌。其风格特点十分鲜明,旋律优美抒情,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融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根据其调式、弦路和功能作用的不同,分为“茶腔”“灯腔”“路腔”“杂调”四大类,简称为“三腔一调”。其中“斑鸠调”更是享誉全国,被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采用,“长歌”定为《十送红军》的基调音乐。伴奏均为民间乐器,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唢呐、锣、鼓、钹和笛子等。

  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以男欢女爱的戏情所占比重为大。最能表现赣南采茶戏的特色除了音乐外,还有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三绝”,即:矮子步、单袖筒、扇子花。此外,“丑行当家”的表演形式,也是一大特色,主要表现在小丑、小旦两个行当,曾有“三角成班,两小当家”之说。小丑分二:一是“丑行俊扮”,称为“正丑”,主要是劳动人民中的青壮年男子;一是“丑行丑扮”,称为“反丑”,多是一些烟鬼, 徒、流氓地痞、浪荡公子等。小旦:主要是勤劳纯朴和聪明伶俐的农村少女、少妇。

  赣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多为喜剧。它不靠完整的故事和离奇的情节来吸引观众,而是靠幽默、诙谐、生动活泼的表演唱腔取胜,百看不厌,久演不衰。《山歌情》《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的爱》等新剧目,分别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昔日的山茶花,今天开放得更加烂漫。


显示全文
返回首页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推荐安远县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采茶戏也感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