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特产
湖南省民俗文化
沅陵赛龙舟
沅陵地处湖南西部,北倚武陵,南靠雪峰,位于两大山脉之腹,素有“湘西门户”之称。沅陵传统龙舟赛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沅陵传统龙舟赛主要特征是:赛船每只48人,其中前引水、后艄公、头旗、二旗、锣手、鼓手各一人。赛程以江面水涨水落自行而定,分上下水排阵,横江而竞。横水竞渡,赛船多,划手多,观众多,赛时长。将民间民俗与体育竞技传统赛事发展成为包括:“偷料”、“关头”、“绕河”、“绕庙”、“赏红”、“抢红”、“冲滩”等独具风格,独具个性,独具品位的博大精深的龙船文化节。与周边各县的传统龙舟多元一体,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相同的共性。有的跪式划,有的坐式划,有的坐式立式共用;有的单槌擂鼓,有
湘西土家粘贴画
称毕兹粘贴画,采用树根、树皮、树枝、树叶以及沙石、草苔、布片等作为原料贴成人物、风景、动物、花草和各种不同内容的画幅。由土家族青年画家李军声独创。现在已经获得国家专利权,专利号:932349358。
凤凰苗医药
苗族医药始于部落联盟时代,西汉刘向所著《说苑辩物》对苗族医药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追述。《中国苗族通史》、《凤凰厅志》、《永绥厅志》、《乾州厅志》以及中华民国社会科学院著名民族研究学者芮逸夫,纯凌声合著的《湘西土著民族调查报告书》对苗族医药都有记载。苗族医药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聚居的凤凰县、花垣县、吉首市、古丈县、保靖县、泸溪县,尤以凤凰、花垣、吉首为甚。苗族医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创立了家望、号脉、询问、触摸“四诊”的诊断方法,科学地把疾病分为36症72疾,囊括了西医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皮肤科等疾病。探索出经济实效的行医原则,运用药物、医巫、推拿、针挑、蒸熏,
澧水船工号子
澧县位于湖南北部、洞庭湖的西缘。这里是湘西北重镇,有“九澧门户”之称,明清时代成为重要的商埠码头,是整个湘西北物资进出的集散中心。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的长途运输只能靠水路船运,澧县境内的澧水、涔水、道河沿岸的劳动人民大多以行船运货为生,船舶近千,桅杆林立,船工不足一万也有八千,每只大型木船的纤夫不少于二十人。在逆水行船拉纤的过程中,为了集中力量,振奋精神,统一步调,自然而然出现了一种由地方小调转化成的独特的劳动号子,这就是澧水船工号子。澧水船工号子以反映船工们苦难生活和劳动场面为主题,没有固定的唱本和唱词,也不需要专门从师,全凭先辈口授,代代相传。这些号子大多因时因地因人即兴而起,脱口而出
家族婚嫁歌
家族婚嫁歌(古丈县)土家族婚嫁歌,俗称“哭嫁”,又名出嫁歌,土家语叫“毕基卡锉柱祭”。是一部土家族妇女在千百年来的婚俗活动中、口耳相传、集体创作的抒情叙事长歌。它主要流布于湘、鄂、渝、黔等省市的土家族聚居地区,能用土家语演唱婚嫁歌的古丈县境内尤为流行。土家族婚嫁歌,历史悠久,特色鲜明,风格别致,清代改土归流后,“兴哭”、“哭发”作为土家族婚俗的主要内容而盛行。清代诗人描写土家族婚嫁歌场景的《竹枝词》屡见不鲜。“新梳高髻学簪花,姣泪盈盈洒碧纱。”(田泰斗)“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彭秋潭)“侬今上轿哭声哀,父母深情丢不开”。(彭勇功)土家族婚嫁歌整体结构严谨,篇幅浩繁,内容丰富。主要
武冈丝弦
丝弦是一种民间曲艺,已有四百多年的演唱历史。武冈丝弦主要流传于以武冈为中心的邵阳、隆回、洞口、城步、新宁等地,是湖南曲艺的一个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冈丝弦曲调柔腻、委婉,词藻雅致,抒情轻快。多数是表现封建时代女子哀怨情感,也有风趣、诙谐的内容。在武冈丝弦中“独对孤灯”、“独坐绣楼”、“摘葡萄”、“越调”、“秋江”、“双下山”是很有代表性的。据《武冈州志》等史志记载,武冈丝弦形成于明代,经艺人们不断地总结加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广为传唱。后因社会变革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武冈丝弦日趋衰竭,濒临消亡。解放后,政府文化部门多次对武冈丝弦进行挖掘整理,先后编印了《武冈丝弦音乐》、《武冈丝弦》、《
南县地花鼓
南县地花鼓是汉族民间舞蹈,有“对子花鼓”、“竹马花鼓”、“围龙花鼓”等多种形式,多为一旦一丑的对子花鼓,两旦一丑的三花鼓,也有男女成双的四、六、八人花鼓。地花鼓表演内容大多是劳动和爱情生活,也有讲述历史故事和人物的曲目。恭贺祝福之类的花鼓演唱大多为即兴创作。南县地花鼓主要流传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及周边地区,各地的地花鼓多元一体,既有共性,又有地方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样式。南县俗有“地花鼓窝子”之美誉,南县地花鼓是其境内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2006年,南县地花鼓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南县地花鼓起源于清代嘉庆三年(1796年),是在民间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的
溆浦花瑶挑花
花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人口12000余人,居住在雪峰山东北麓的溆浦和隆回接壤处,海拔13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因女子筒裙上装饰有艳丽的挑花而被人称为“花瑶”。挑花是花瑶人世代相传的民间工艺。制作时,花瑶妇女以靛青色土布为载体,用挑花针通过数针法,将白色或彩色纱线挑入其中,制作而成。花瑶妇女们从小学习挑花,用以制作终身的服饰。花瑶挑花不用描绘设计,也不用模具做刺绣架,全凭挑花女灵巧的双手和娴熟的技巧,以自己心中的构图和对美的理解,循土布的经纬线进行徒手操作,在工艺上与机绣、湘绣截然不同,花瑶姑娘从小就在长辈的口传身授下学习挑花,需苦练多年才能掌握基本的挑花技艺。由于花瑶挑花工艺精细、构思奇妙、图
汝城香火龙
香火龙流传已久,在湖南汝城县志早有记载,其南乡一带较为盛行,多在元宵佳节举行。表演香火龙时,必有两龙(母龙和子龙)、两狮(母狮和子狮)陪随而舞,一狮在龙前引路,一狮在龙尾跟随。香火龙的全身用竹子和稻草扎成。“母龙”长度一般为七节,“子龙”长度一般为五节,用当地特制的“罗汉香”(约0.53米长)插满龙的全身。当夜幕降临时,以土炮三响为号,鼓输管弦乐器、花炮齐鸣,众人手持火把点燃龙身全部香火,抬龙出游。情景十分壮观。香火龙的表演程序上有:翻滚、喷水、沉海底、跳跃、吞食、睡眠等动作。“沉海底”和“吞食”表演技巧上难度较高。引路和尾随的两头狮子,除各自作翻滚跳跃的动作外,还作些引龙和随龙“护驾”动作。
祁剧
祁剧是湖南省汉族地方戏剧种之一,又称祁阳班子,民国初年称“祁阳戏”,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祁剧。清末又名“楚南戏”,新中国成立后,始称祁剧。2008年,祁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祁剧源于弋阳腔,是明初传入祁阳后与地方艺术相融合,长期演变而逐渐形成的。据说明永乐年(1403—1424年),弋阳腔随江西移民传至祁阳,逐渐传播,明朝成化年间(约公元1465年至1487年),弋阳诸腔与当地丰富的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地方化,形成了祁阳一带的高腔;明朝万历年间,昆山腔风靡全国后,祁阳一带的戏曲又吸收了昆腔和昆腔剧目;清康熙后,祁剧先后融汇徽调、汉调和秦腔而形成弹腔(南北路)。随着声腔的增多,祁剧
凤凰纸扎
凤凰纸扎种类繁多,可分为龙灯水族、狮子走兽、人物神像、虫草花鸟、纸绢风筝、宫灯彩灯、娃娃面具等七个系列。2008年,凤凰纸扎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纸扎艺术”是我国民间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凤凰县的“纸扎技艺”尤为精湛,历史悠久,流传很广。凤凰县的“纸扎艺术”没有过多进入官方文献,详细的历史记载甚少,全凭老艺人们一代代口述相传。自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凤凰地域初始建县(渭阳县)就有纸扎艺术问世,沿袭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纸扎艺术主要用于民族民间节日喜庆、祭祈庆典。《凤凰厅志—乾隆志》记载:“元宵前数日,城乡敛钱,扮各样花灯,为龙马禽兽焦虾各状至十五日夜,笙歌鼎沸,灯烛辉
彭俐侬湘剧表演艺术
彭俐侬,女,湖南长沙人。湘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生于1930年4月8日,逝于1985年1月16日。1956年加入中国0,1958年任湖南省湘剧院副院长。1959年起,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湖南省剧协副主席、省艺校副校长等职。彭俐侬出生于湘剧世家,其父彭菊生为湘剧名琴师,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她从小就受到了湘剧艺术的熏陶。1942年至桂林,参加田汉领导的中兴湘剧团,在田汉的指引下,进行抗日宣传,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从艺之后,彭俐侬得到湘剧著名小生吴绍芝指点,以后又从老艺人萧全祥学戏。由于勤学苦练,艺事大进。抗日战争胜利后,
苗族婚嫁歌
苗族婚嫁歌是城步苗族在婚嫁礼俗中演唱的抒情歌谣。主要有《酒歌》《哭嫁歌》《贺郎歌》。它起源于苗民族古老的山歌情歌和婚嫁习俗,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与民族习俗中积累演化并口耳相传下来的传统民歌。主要流传于城步五团、汀坪、镇南、土桥、丹口等苗族集聚区。苗族婚嫁歌历史悠远,底蕴深厚,内容极其丰富。《酒歌》分十章,3400多行,30000多字,它从苗家礼仪开篇,述说苗族的来龙去脉,歌唱祖宗的英雄历史;《哭嫁歌》以哭伴唱,形式多样,有母女对哭,姑嫂哭、姐妹哭等,主要表达待嫁新娘悲喜交集的离情别绪,对父母、哥嫂、姐妹、邻居的思念之情,歌声悲切,感人心扉。《贺郎歌》是闹洞房演唱的祝福歌,喜庆欢乐,歌词由
永顺土陶制作技艺
湘西土陶是土家族特有的生活用品,它的生产工序原始产品品种多,式样全。从生产工序和流程上看,它首先要选料,制丕,晒丕,装窑,烧窑等四个重要环节。产品品种主要有,碗、坛子、缸、盐、罐、油灯。选料:选料是第一道工序,是采用当地一种软性石头。将其碾成粉末,过筛后即成。熟料。制丕:将过筛后的,熟料和水揉均,成可塑状即可。制丕时,将丕泥放在转盘上,工匠旋转转盘,用手掐出,具体形状。晒丕:制好的泥丕,安放在一片长条形木版上然后在早晚进行,晾、晒,切记不能暴晒。装窑:泥丕晒赶后,就可装窑,装窑后即可烧窑,一般一窑土陶烧一天一晚(24小时)即可成品。
宁乡麻山锣鼓
宁乡麻山锣鼓是宁乡境内流传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因流布于宁乡县麻山而得名,乐曲古老、源远流长,最初形成于明末清初。相传由一云游僧所传授,当时作为庙宇化斋时用的礼乐。清光绪、宣统年间,麻山锣鼓的音乐得到大幅度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个拥有丰富曲牌的乐曲体系,具有独特的演奏形式,音乐名称、乐器形制和曲目内涵,并在湖南几个县境内流传开来。麻山锣鼓格调清新,秀丽大方,节奏变化多样,富有一定韵律,并且每个曲牌都冠以形象生动的名字,或记事,如《接姐》、《放风筝》等;或叙景,如《荷花出水》、《雪花飘》等。无论名称或音乐内涵,都表现了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麻山锣鼓又叫“路皮开台”,演奏形式基本
湘西竹编制作技艺
竹编技艺历史久远,是传统手工艺的典型代表。它主要分布在永顺县芙蓉、小溪、朗溪、永茂、石堤、砂坝、万坪等乡镇。清朝乾隆时期的《永顺县志》曾有描述:“二三月间,妇女结队,负背笼”,同治年间的《永顺县志》也有记载:“出则背负篓,援山拾薪”。这里记载的背笼、篓都是竹编之一种,通过加工,主要编织品有:箩筐、簸箕、米筛、床、椅、篼、凉席等。永顺的竹编技艺,自古以来都是篾匠一代代口传身授,在实践中逐渐掌握编织技巧的。竹编工艺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竹编工具主要有小锯子、篾刀、刮刀、匀刀、夹子、锥子和竹尺。竹编的工艺流程是先选材,根据不同的竹器选用不同的竹子,然后采伐竹子,采
赛龙舟抢鸭子
端午节去看赛龙舟,凤凰可以没有了跳岩,可以没有了夺翠楼,但决不能在端午的时候不赛龙舟,不抢鸭子。如果没有赛龙舟,翠翠不会遇见傩送,也就没有了边城。没有了写出边城的沈从文,凤凰也许就如今日的镇远一样。每年的端午节凤凰古城都会举行龙舟竞渡,一般前后3天,是一年凤凰人最隆重和最热闹的事情,比赛场地在凤凰古城沱江回龙阁繁华地段。这里的赛龙舟最大的特点是保留了传统的龙舟比赛形式,每年参与凤凰古镇赛龙舟比赛的队伍都有数十支,按照淘汰制原则选出最优秀的队伍。比赛当天每个苗家寨子都会派出最精壮的汉子参加竞渡,河里游弋着几条龙舟,称之为红龙、黄龙、白龙和乌龙。很多外地的游客都会慕名前来参观这声势浩大的龙舟比赛。
益阳小郁竹艺
益阳市地处湖南省中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市人口460万,面积12144平方公里,境内土质肥沃、气候宜人,所以竹类资源十分丰富,其蓄积量达15亿株,在全国排名第二,1995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楠竹之乡”。益阳人民很早就利用本地丰富的竹子用小郁工艺来制作各种用具,从益阳南县涂家台出土的新石器大溪文化遗址中的文物中可证明益阳小郁竹艺的历史已有六千余年,明初即成行业,清道光十二年开始出口英、法等国,近百年在国际、国内的各种展览会上获金银奖八十余次。从1963年到1989年益阳小郁技师作为文化交流使者,先后有68人次去亚、非、拉、欧等十六国家传授小郁竹艺。益阳地方政府也在1993年至199
益阳花鼓戏
益阳花鼓戏,俗称益路花鼓,历史悠久,影响很大。每年举办花鼓戏汇演成了展示益阳花鼓文化的名片。在传统文化日益淡出人们视线的今天,益阳花鼓戏仍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它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深受家乡百姓欢迎。不论红白喜事,都喜欢请剧团唱戏。年节农闲、宗祠结社、开业庆典都要请上几台花鼓戏,平时宴客酬宾的乐队也少不了来上几段。特别是近几年春节,人们不再满足于放鞭炮、打牌,有的富裕人家便请上花鼓剧团到镇上村里唱上两天。老人小孩聚在一起看戏,既喜庆又文明。花鼓戏的题材,大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般情节简单,而且十分平民化,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朋友的喜爱。花鼓戏表现的主题一般都是积
城步“贺郎歌”艺术
城步苗族自治县“贺郎歌”,是新娘嫁到新郎家结婚以后,当晚,在新郎家进行闹洞房时,演唱的一种歌曲,主要流传于城步苗族自治县的汀坪乡、白毛坪乡一带。贺郎歌是一种集文学、歌唱、表演、宗教信仰及礼仪习俗于一体的综合型艺术,凡参加闹洞房的人,无论是男女老少均可唱,歌词除为首的“歌郎”有数首基本固定的以外,其余的均由演唱者即兴创作,但内容必须是贺新娘新郎的吉利话,闹洞盲者不受拘束,争相演唱,歌声,不断,有时可通宵达旦。此歌旋律,既缠绵又抒情,音调高昂欢快,有的地方只唱完四句歌词为一个乐段,有些地方唱完四句后,在第四句的未尾还要加上“今夜贺新娘新郎,既恭贺你,我落了个音来你另起音”这两句,使整个曲调节器结构